诸葛亮看着狂热的庞统不禁想道:“早就想干了!之前不是没钱没人没地盘嘛!现在总算有点家底了!”
“此事,非士元你不能胜任。” 诸葛亮正色道,“需有一人,既能明察秋毫,辨别真伪,又不墨守成规,能容奇思妙想,更能压下朝中那些‘重道轻器’的迂腐之言。此重任,非你庞士元莫属!”
庞统胸膛一挺,傲然道:“放心!此事统义不容辞!倒要看看,那些腐儒谁敢来说三道四!我这就去拟详细章程!” 他转身就要走,恨不得立刻就把诏令发遍全国。
“且慢,” 诸葛亮叫住他,补充道,“已有成效者,如邓艾的屯田法、区种法,水利规划,要立刻纳入格物院,作为典范,深入研究,优化推广。要让他多带徒弟,将经验传下去。”
“明白!”庞统风风火火地走了,估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格物院都要鸡飞狗跳了。
诏令很快以朝廷名义颁发下去。起初,确实在朝野引起了一些非议,尤其是某些清流文官,认为这是鼓励“奇技淫巧”,败坏风气。
但当第一个改进织布机效率的蜀中老工匠被赏赐百金、披红挂彩游街表彰后;当第一个提出新型水车设计的寒门学子被直接授予“工师”官职后;当邓艾的屯田法被系统总结、在全国范围内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后……所有的非议都被实打实的利益和成效淹没了。
一股前所未有的“格物”热潮,开始在大汉境内悄然兴起。工匠不再是低人一等的“贱业”,拥有巧思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名利。各地官府也不敢怠慢,纷纷用心搜罗本地人才和技术。
诸葛亮则稳坐相府,一边处理日常政务,一边期待着庞统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他知道,这就像一场全国范围的“科技抽卡”,基数大了,总能抽出几个SSR吧?
来吧来吧!给我来个天才!来个能看懂我画的那些鬼画符一样图纸的天才!蒸汽机不行,先来个高效水车也好啊!
他或许无法直接带来科技飞跃,但他成功地点燃了这片古老土地上沉寂已久的创新之火。科技的星星之火,已开始播撒,只待形成燎原之势。而这一切,都源于丞相府中那个高中生灵魂最朴素的认知:不会不要紧,砸钱找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