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第二章:功勋永铸——元勋受封
“齐——!”
当这个名字从周公旦口中吐出时,全场目光瞬间聚焦于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身上。他须发如雪,身姿却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鹰——正是功勋盖世的太公望,姜尚!
“尚父!” 武王的声音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重,他甚至微微前倾了身体,“汝佐文王,兴周室;佐武王,克大商!功莫大焉!封尔于齐!营丘(今山东临淄)!赐尔专征伐之权!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赐莱夷降俘……” 武王的册命赋予了姜尚极大的权力和广阔的征服空间。
姜尚,这位曾在渭水垂钓、等待明主的智者,缓缓出列。他那布满风霜的脸上,没有受宠若惊的激动,只有历经沧桑后的沉静如水。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稳稳地接过那象征齐国至高权力的玉圭——触手生凉。他凝视着玉圭上简洁有力的纹路,脑海中浮现的却是牧野战场上震天的喊杀声、奴隶倒戈时掀起的滔天烟尘、纣王鹿台自焚的冲天烈焰……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飞速掠过。最终,所有画面定格在眼前这片象征新生的镐京晨曦中,定格在武王信任的目光里。
“臣,姜尚!” 他的声音苍劲有力,如同古钟轰鸣,“蒙王上厚恩,授以东方!老臣必当夙夜匪懈,开疆拓土,教化生民,永为周室东藩!海隅之地,若有不服王化者,” 他眼神陡然一厉,一股久经沙场的铁血杀气隐隐透出,“尚,必为天子讨平之!” 这誓言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知道,齐国不只是一个封国,更是周室伸向东方广阔天地、慑服东夷淮夷的利剑。
第三章:圣王余泽——存亡继绝
仪式并未因姜尚的受封而结束。周公旦的目光转向了人群另一侧,那里站着几位服饰风格明显不同于周人贵族、神情复杂甚至带着几分悲戚与忐忑的身影。
“陈——!”
一位面容儒雅、带着浓重商文化气质的中年男子闻声一震。他便是舜帝的后裔——妫满,又称胡公满。
“帝舜德泽,光被四表!今封舜后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以奉舜祀!赐姓曰妫,赐以重器!永续圣王之祀!”
妫满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他的家族在商代已沦为平民,本以为圣祖的荣光早已湮灭。不曾想,在周人夺取天下后,竟能重获封土,延续香火!他颤抖着双手接过代表陈国的玉圭和礼器,仿佛捧着失而复得的传家至宝。他深深俯首,声音哽咽:“臣,妫满!叩谢天子圣恩!必当修身立德,守土奉祀,不负先圣遗泽,永戴周室!” 这份封赏,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恩典,更是周室向天下宣告:尊重古圣先贤,彰显自身承继道统的正统性。
“杞——!”
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同样出列受封于杞(今河南杞县)。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