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这老狗抖起来了

半刻钟后,刘亮和司马子如进入了汉王宫——

未央殿外,风声似乎被厚重的宫墙隔绝,只余下殿内炭火盆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

刘亮领着司马子如静候在书房门外,侍卫统领刘桃枝如同铁塔般守在门口,低声道:“枢密使稍候,杨大统领正在里面向大王禀报要事。”

房内,绣衣卫大统领杨檦一身常服,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大王,我们安排在建康的绣衣卫传回密报,徐陵已经返回建康。北齐开出的条件,朱异…恐怕是压不住了。”

刘璟端坐在书案后,手指轻轻敲打着光滑的桌面,眼神深邃,闻言点了点头:“无妨,既然徐陵带回了齐国的条件,那我们这边,也该给老和尚(萧衍)再加点码了。打发周舍也准备返回南梁吧,让他带着我们的‘诚意’去,双管齐下!”

杨檦脸上却露出一丝忧色:“大王谋划周全。只是……我军水师新建,舰船不足,士卒也缺乏实战历练。一旦局势有变,我担心我们准备不足,难以迅速渡江,抢占先机,恐怕……会被其他势力捷足先登,无法一举拿下梁国核心之地。”

刘璟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杨檦,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是对的。但也要明白,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 我们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准备,剩下的,就看对手是否会犯错,以及我们临机决断的能力了。尽人事,听天命,更要敢于抓住天命所赐之机!去吧,继续盯紧建康和侯景的动向。”

“是!臣明白!”杨檦躬身施礼,不再多言,转身退出了书房。

杨檦走后,刘桃枝才将刘亮和司马子如请了进去。就在方才等待的短暂时间里,老于世故的司马子如已经迅速在脑中组织好了说辞,调整好了心态。

刘璟抬眼看了看二人,目光在司马子如身上停留片刻,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笑容,问刘亮:“亮弟,这位是……?”

他当然认得司马子如,当年在尔朱荣帐下曾有过数面之缘,此刻不过是故作不知,占据主动。

刘亮连忙侧身引荐:“大王,这位是前魏司空,司马子如,司马公。”

司马子如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语气却带着故人重逢的感慨:“草民司马子如,拜见汉王。多年不见,大王风采更盛往昔,威仪天成,双目如炬,令人不敢直视啊!” 他巧妙地用一句恭维,既点了过去相识的渊源,又抬高了刘璟的地位。

刘璟哈哈一笑,伸手虚扶:“原来是司马遵业(司马子如字),不必多礼,确是好久不见了。坐。”

他示意二人坐下,然后看似随意地问道:“亮弟,你今日带司马公前来,可是有要事?”

刘亮看了一眼司马子如,然后对刘璟说道:“大王,是关于……娄氏之事。司马公或许能在此事上,替大王分忧解难。”

刘璟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明白了刘亮的用意。他看向司马子如,语气变得郑重了几分:“司马公愿意为孤排忧解难,自是最好不过。不知司马公何以教我?”

司马子如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周围,尤其是侍立在侧的刘桃枝,意思是希望屏退左右。

刘璟却笑着摆了摆手,语气轻松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不必。此处只有你我四人,桃枝亦是心腹,司马公但说无妨,无须顾虑。”

司马子如见刘璟如此表态,也不再纠缠,点了点头,直接切入主题,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不知大王若设法救回娄昭君夫人,打算如何安置?” 他刻意用了“娄氏”和“安置”这样中性的词,但目光却紧紧盯着刘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