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万邪辟易

其实很好解释。

小酆都内的阴物,大致可以分成两类,生前坏事做尽,还有安分守己的。

第一类,早就被他斩杀,第二类,大部分已经转世投胎,苏心斋就属于后者,但又有所不同。

她最干净。

那些不愿跟随宁远,不愿逗留人间的阴物,多是上了年纪的,数十年风雨,在书简湖遭受了极多的苦难……

说难听点,就是“活腻了”。

不如把这一世剩余的微弱希望,留到下一世,毕竟昨天与今天,都有了定性,只有明天,才有无数种可能。

宁远挽留过他们,但不会强行留下,尊重这些阴物的想法。

除了苏心斋。

这位姑娘,在崔瀺那份档案上,干净的不能再干净了,不只在于肉体,还在于心境。

送她转世,好不好,不知道。

可宁远就是觉着,不该这样的。

哪有今世福报,留到来世的说法?

听起来就有些可笑。

还有点道貌岸然的恶心。

所以宁远不会如此做,这一路走来,唯独把苏心斋放在身边,跟着他走过山山水水,见识那些从未见过的事物。

人家姑娘还很年轻啊。

在世之时,身为山上仙师,惩奸除恶,斩妖除魔,做了不少好事呢。

翻阅那些档案,就像在看自己。

自己可以兵解,走出第二世,有这种机会,换成旁人,就不行了?

至少在他看来,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所以从一开始,宁远在为这些鬼物完成心愿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观道。

他曾经也做过鬼。

齐先生让他活出了第二世,在力所能及之下,宁远也可以绞尽脑汁,为她们搭建一座可以安稳停留人间的渡口。

做一件事,要么不做,可既然选择做了,就要做到最好。

总要有这份心气。

除了这些。

其实书简湖之行,宁远还多出了一份愧疚。

那些千千万万的凡夫俗子,各座大岛的青楼,那些开襟小娘,老的小的,为什么会过得如此凄惨?

为什么那些山泽野修,诸如花屏岛主之类,可以视人命如草芥?可以将亲情视若粪土,以至于为了钱财,为了修道,都能把自己老娘推出去卖?

为什么一个五六岁的女童,不能去学塾上课,胸脯尚未长开,比男人都要平坦,就被调教成了开襟小娘?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酒池肉林?

是因为那些地仙岛主,境界足够高?手段足够厉害?

不是的。

至少在宁远看来,不止于此。

真正的原因,还是在浩然天下这边,强者的不作为导致。

如同某个汉子所说,真正的强者,一定是以弱者的自由为边界,而这种人,太少太少。

本就少的可怜,外加有些拥有此等志向之人,拳头又不够大,很多腌臜事,见了管不了。

那么他宁远,能不能管?

要不要管?

强者之所以是强者,不就是因为弱者的衬托和赞誉吗?

以势压人,以力欺人,固然可以让蝼蚁臣服,可如此作为,背地里,会不会遭受一堆谩骂?

道祖曾经说过,修道之人,一向视那山下红尘为大敌,唯恐挥之不去,可其实不能如此片面。

人之修行,渐次登高,一旦把七情六欲都逐一拆解,切割和压制,那就算走到最后,抵达十四、十五境……

也已非人。

自己还是自己,可又不是自己。

自欺欺人。

这样的一名修士,就算真有一天,走到了那极高处的山巅,到底还算不算是自己?

宁远不想做这样的鸟人。

匆匆几年,走了这么远的路,他对这个世界,很是失望。

可能就像当年的齐先生。

小主,

可年轻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对自己失望,他宁肯步履维艰,也不愿随波逐流。

所以即使这些小酆都内的阴物,不是他所杀,更是与他半毛钱关系没有,宁远还是会觉得愧疚。

无形之中,缭绕在心扉门外。

是一场场送行之时,那些原本戾气难消的鬼物,在各自完成心愿之后,都会对宁远的挽留,直接拒绝。

会笑着说上一句,“宁先生,有缘再见,祝先生心想事成,早日成为大剑仙。”

或是更简单点的。

“先生,我走了。”

是花屏岛上,那个约莫五六岁的女童,穿着连屁股蛋都藏不住的衣裙,站在他面前,说一晚上五枚小暑钱。

是这个小女孩,在得知逼她卖身的老爹死后,不仅不觉得开心,反而眼眶泛红,对宁远破口大骂。

说什么她本来就是开襟小娘,生来就是要伺候男人的,本来就不用读书,不用穿那么多。

穿那么多做啥?

不把胸脯露个大半,能勾引男人上自己的床吗?不上自己的床,就没有神仙钱,没有神仙钱,就会挨老爹的打……

难以想象,这是一名女童说出来的话。

时至今日,早已离开书简湖的青衫男人,对于此事,依旧耿耿于怀,也就是因为这个,让他当初下定决心,一定要清算书简湖。

里里外外,那些腌臜至极的人和事,杀个干干净净,不留一丝余地,没有道理可讲。

此时此刻。

一场自我“问心”过后。

青衫客有些疲惫,散出一道阴神守夜后,真身静坐原地,就那么耷拉着脑袋,沉沉睡去。

吾心安处即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