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科研项目已经陆续开始了。

不过我们进行的项目也不多。一是因为条件有限,二是因为机器人火星车完全可以代劳大部分项目,不太需要人工去插手。

真正需要我们集中精力去完成的项目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种植。

离开地球,水、氧、食物必不可少。水和氧都能通过化学或是物理回收的方法得到,但是食物一直以来都只能是从地球上带现成的,所以外太空种植技术一直是宇航的重要课题之一。

另一个项目是试用萝藦生命舱,并且提出改进意见。

跟挖掘机一起落到火星上的那两个圆柱形的设备舱室,就是萝藦生命舱了,种植实验就是在这两个舱室中进行。

关于种菜,因为我们三人当中没有一个是植物学专家,所以我们进行的种植实验,都是按照esa传来的步骤进行的,然后再把数据反馈回去让地面上的植物学家去研究。

我不喜欢种菜,尤其种子刚种下去的那段时间,我会非常烦躁,因为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发芽,能发芽那是好的,怕就怕等了n久都没动静,结果白等,然后还得继续进行下一轮实验。

想摸出种子的习性,比撸到师兄家的猫还难。

所以,我喜欢研究天体运行,在万有引力的驱使下,该运行到哪就会运行到哪,永远不会失约。

要是登上火星的有全能型人才的话,科研进度应该会加快吧……

不过我也知道,这太不现实了。

我想到了上学时候的那句口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但是,全能型人才似乎并没有出现过多少,尤其是能够适应现阶段宇航的全能型人才,简直凤毛麟角。

有时我在想,德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的,但是智这个东西吧,分心了就难精通了,以全能为目标,结果可能是全部平庸。我觉得,上学的时候如果有偏科,那干脆就一偏到底,把主要的脑筋放在牛逼的课业上,那可能会更好。

现在我们团队只有三个人,虽然专业很难互补完整,但是我们可以靠电脑,靠远程指挥。以后的宇航团队的成员多了,完全可以达到百分百互补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