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术,可不仅运用在电影院线、电影作品这么一个狭小的运用范围。
前世2011年,市场上就有3d设备厂商,标新立异推出一些裸眼3d产品,还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兴趣。因此引领了更多的厂商,开始关注裸眼3d技术的开发。并在消费品领域,不断推出搭载裸眼3d显示技术的产品。
但早期由于技术成熟度不够、3d体验效果不佳,导致这些裸眼3d产品在市场纷纷遇冷,远远达不到大规模商业化的水准。再加上“裸眼3d”本身给消费者带来的就只是视觉体验的升级,并非是革命性、必要性的功能,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裸眼3d”似乎成为了“鸡肋创新”的代名词。
除此之外,由于新技术会在早期投入大量的研究成本、裸眼3d技术商用化产业链不完善所导致的产品价格过高,尤其是3d资源内容服务的缺失,让裸眼3d技术“生不逢时”,难以发展起来。
但3d产品的研发一直没有中断,2016年,市场上开始大量出现裸眼3d手机、3d平板、3d电视、3d显示器、3d笔记本、3d广告机、3d电视墙等,为业界和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带来了一场叹为观止的3d视觉盛宴。
一些公司也总结了前期存在的问题,开始与全球多家国际、国内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为裸眼3d技术量身打造了上千部影片,3d影片、游戏、节目,一股“裸眼3d”大潮卷土重来,似乎不仅是硬件行业格局的洗盘,也必将使风头正盛的娱乐产业迎来变革时刻。
但即使在前世2022年,全球的裸眼3d在小型化尤其是几英寸的手机、游戏机等领域,还是没有解决分辨率和高耗电等技术问题,始终没有形成潮流。而马由现在拥有的3d技术,从技术原理、硬件构成和软件支持等各方面,都和前世21世纪初叶的不一样,从当下计算,至少领先了40年。因而马由才有信心提早10多年开始研发这方面的产品,而不担心因技术原因没有市场。
明年上半年,蓝星集团就将推出革命性的智能手机,可以预见的是,手机行业因此而迎来巨大分裂。传统以通话功能为主的手机,将不可避免,会被集通信、工作、休闲、娱乐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移动终端彻底淘汰。
国内外手机同行,预计最多犹豫1、2年,有一些手机制造商便不会坐以待毙,将在3-5年内,开始跟随变革,陆续上市智能手机,从而追赶蓝星手机的步伐。而更多的是继续犹豫、抱残守阙的厂商,必将被市场所抛弃。比如前世的位列前茅的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lg等,以及倭国的众多品牌。
而裸眼3d就是马由用来拖延,或者说迷惑众多手机厂商,在智能手机上市后,迷茫其研发方向的一个阳谋。
“裸眼3d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的特点,可打破传统显示,让消费者不用戴眼镜就能轻松体验无限科技的立体影像效果,未来将具备更广阔、实用的应用场景。”
“不过,开发裸眼3d技术产品,不仅要在硬件技术、产品功能上下功夫,关键还是要在内容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建设完善的生态环境,才能让用户的体验提升,从而带动裸眼3d进入市场爆发期。”
马由有前车之鉴,所以刚开发这一类产品,自然就要建设生态圈。而这也正是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一个新的it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