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有了这两天,他能逍遥地陪同家人,至少在表面上,好似普通市民一家人那样,自由自在地逛街、游玩。
有意思的是,平时繁忙的街道,并未因全城购物狂欢而热闹多少。甚至平时有些拥堵的道路,交通还极为顺畅。
这时还内地旅游狂潮尚未到来,按前世历史轨迹,要在2003年才开放弘崆、澳门自由行。而本地的年轻人难得有一个长假,又大多选择外出旅游度假。所以弘崆春节假期总体人数不增反减。
弘崆是东西方文化交融之地,虽没有内地尤其是北方地区那么注重传统节日,但都是华国人,多少还是能感受到过年的氛围。
弘崆人对传统的风俗习惯,也比较注重。平常常去祭拜、烧香、寺庙进贡。而春节期间,弘崆全城都有盛大的购物促销,几乎成为了当地人的购物狂欢节。但有一种产品,无论折扣多低,弘崆人都不会购买,那就是鞋。因为在粤语中“鞋”的谐音很不吉利,所以不会有人在春节期间购买鞋。
其次,春节前,理发店做头发的生意往往异常爆火,这也是因为谐音。头发的“发”与发财的“发”同音。但弘崆人只会在春节做头发而不会剪头发,因为他们认为,“剪发”的谐音就是“减发”,是减少发财的机会或钱财耗损之意。
马由给家人们,买了不少名牌衣服、包包和手表等,但他自己的服装,却专门买街头的地摊货。
小姨的服装公司总部设,就设立在弘崆岛黄金口岸上、刚竣工不久的弘崆最高建筑蓝星广场里。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几个月,对弘崆也很熟悉,在服装界更算是入行的大佬了。
看着马由这种反常的行为,她就不明白,自己的侄子,可是世界级顶尖富翁了,怎么还有兴致买这些便宜货。
忍不住还是提出了这个疑问,马由只好说了实情。节后便要去大山里支教。那种环境中,自然不能穿什么昂贵的衣服。虽说他平日的穿着,都是私人定制,没有品牌。但良好的材质、精细的做工,稍微内行一点的人,还是看得出端倪。
尤为重要的还是穿着需与环境协调。好比是去球场上参加运动,却西装革履,就有点怪异了。即将身处贫困山区里,若身着数千上万一件的衣服,脚穿名贵皮鞋,走在乡村的泥巴路上,总会是格格不入。他可不愿意在饭都吃不饱的孩子们面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心理姿态。何况,一个人的学识和地位,绝非是一套行头可以代表或提升。
当然,让他入乡随俗,穿老旧衣服,感觉也有点“假打”。舒适、干净还是基本要求。
去支教的事情和家人隐瞒不住,届时回家的时间会少许多。所以他直接坦言。外公很是欣慰,立刻表态大力支持。他知道这是和马由交流后的结果,外孙还是很听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