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较传统直升机速度快、噪音极小等优点。这两个指标都是世界领先。航速可达850公里、噪音经过系统处理后,机舱内仅40分贝,低于绝大多数民用客机机舱内的噪音水平。”
马由见方翔停止了介绍,专家们还一副欲言不止、意犹未尽的样子,便笑着补充道:
“控制系统是这类飞行器的关键所在。因为垂直起降、前行、转向、适应不同气流等复杂环境还保持优良的飞行姿态,都是依靠两翼上的倾转式涵道风扇调整各种角度来实现。这就需要一套强大的飞控系统,精准计算各种状态下风扇的输出功率和角度。”
“鱼鹰多次出现坠机事故,至今还不能实现普及,就是他们无法解决螺旋桨在各种状态下的安全匹配。而我们则完美解决了这些安全隐患。当然,我口说无凭,一切都要等试飞定型后,才有最终结论。但熟知蓝星集团的朋友,就知道我们从不打无把握之战。”
参观团大多数都是专家,听到这里已知道涵道风扇的原理。就是用最小的扇叶直径,在涵道的约束下,升力及前行动力效率最大化。没有巨大的螺旋桨,噪音自然很低。再加之驱动是电力系统,机械能噪音源减少不少。
众专家一片哗然,这些设计构思实在太奇妙了。
“蜂鸟直升机的优势极为明显,一是航速快,二是噪音小,三是省油,四是载重量大。可以说是兼顾了固定翼飞机和传统直升机两者的优点。当然没有涡喷、涡扇固定翼飞机那么快的速度,但和涡浆飞机相差无几。”众专家默默点头承认,这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高科技成果。
介绍完基本情况后,那边试飞前的准备工作也已完成。所有地勤和检测工程师们,都撤离了飞机四周。
“请各位专家领导移步到空管塔楼。我们在那里有试飞时的实况影像,供大家观看。”
众人开始步行到距离车间200米外的空管塔楼。
“双流机场那边协调好试飞空域没有?”马由向陪同自己的方翔问到。
“协调好了,我们今天试飞的线路和高度等参数,飞机的涂装、各种身份识别信号、试飞时的通讯频道等,都给空军、民航空管等部门提供了备案。”
与此同时,牵引车缓缓将一架直升机拖出车间,来到车间外一个广场上。这里将是试飞起降着陆点。
马由和来宾一起转移到空管指挥塔楼。众人分别乘3台电梯,来到100米高的顶层指挥大厅。这层楼是圆形设计,全落地玻璃窗,视线无遮挡、十分宽广。大厅里的也有一圈弧形办公台,设备十分齐全,30名工作人员分别在各自的大型液晶显示屏前,操作计算机和其他通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