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直升机动力系统样机研发所在车间。这时,试验台上,已经有2台犹如加高了护环的风扇一样形状的发动机,正在进行地面试车。
这是世界首款涵道风扇发动机,在蓝星航空动力研究所内部,定位是中型直升机航发系统。最先将样机研制出来,积累经验。另外还有更为先进的无扇叶的涵道风扇、重型涵道风扇两个课题小组,也正在紧张的研制过程中。
两台发动机正在运转中,声音很小,大概只有70-80分贝。远远低于喷气飞机发动机约130~150分贝的噪音。也低于一般直升机110分贝的噪音。这还是在室内进行测试,一旦在空旷的室外,噪音影响还会更小。
这就是涵道风扇发动机的重要优点。由于叶尖处受涵道限制,冲击噪声减小。诱导阻力减少,而效率较高。在同样功率消耗下,涵道风扇较同样直径的孤立螺旋桨,会产生更大的推力。同时由于涵道的环括作用,其结构紧凑、气动噪声低、使用安全性好。
询问了一下研制进展情况。得知目前为止,实验数据都极为优异。这个结果也是预料之中,星儿设计的方案,本就通过了虚拟实验平台千锤百炼。最终才交给航空动力研究所,完成技术消化,通过这几个月的加班加点,采用超精密数控加工中心,研制的各个零部件。又有详尽的装配技术手册,和先进的装配辅助工具,只要认真负责,不会不成功。
而且,零配件制造、装配等全过程都在人工智能的监控之下,有问题也早已被品控系统反馈。不可能有残次品进入装配环节。
这个进度,马由并未满足。虽说给了项目组8个月研制周期,但影响研制进度,还是总装环节拖了后腿。他不禁想到,这一类高科技产品,是否应该率先进入全智能化总装时代。
要实现智能化总装,得先解决智能机器人量产的问题。现在他的几个私人实验室、莫桑比克秘密基地,基本做到了无人化智能生产。但机器人数量有限。看来要让基地抓紧时间,先突击生产机器人和相关智能设备。
离开动力集团。马由等人在市区随便找了一家“苍蝇”馆子,解决了午餐,前往第二站软件孵化园。
今天蓉城天气晴朗,7月的蓉城已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不过天府之国不负盛名,冬暖夏凉,是宜居之地。当然,这个“夏凉”也是与渝城、金陵、江城等三大火炉,以及弘崆、鹏城、羊城等南方城市相较而言。
蓉城市的7月,月平均温度达250~263c。但气温不高却湿度较大,总体而言,还是没有春城、海拔较高的ls等城市清爽。
加之今天艳阳高照,户外已达28c左右。但马由的体质,已寒暑不忌。他平时乘车,若非考虑安全和隐秘性,大多时候都不开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