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马董。我的意见是滨城船舶机械制造厂。他们的母公司滨城船舶制造集团,这些年日子不好过,没有资金和能力挽救这家机械厂。正因如此,他们出让的愿望比较强烈,可大幅度缩短我们谈判的周期,让项目尽快上马。”
马由心里也比较赞同这个理由,他最缺的就是时间。
“第二,工厂交通便捷。拥有一条铁路专用线,联通滨城铁路干线。”
杜启才其实还漏掉了一个重要的设施。这家工厂厂区隔800米荒地外,临海处有一废弃的码头,水深和其他自然条件,都满足改建成为一座优良货运港口。马由更看重这个基础设施。将来可以作为工厂的专用码头。未来大型材料和设备进出比较便捷。节省不少短途转运费用和共用码头的停泊费用,尤其是节约装卸货时间。
“其三、工厂占地1500亩。基础条件基本完善。”
马由比对搜集来的资料和现场踏勘,心中已有决定。见其他人没有不同意见,便开始布置接下来的工作。
“等会丁助理就通知市招商办,明天正式启动这家企业的收购谈判。我明天出发到第二座城市考察。杜总带队,和国盛公司等兄弟单位一起完成接下来的谈判工作。”
“这么重要的谈判,马董不参加吗?”杜启才问到。
“谈判时间不可控,我没有时间耗在这里了。但我制定了一些谈判底限,都在这份文件里面。你们下来熟悉一下。我走了也有好处,你们可以说滨城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我已去其他城市考察同类工厂了。他们会更有紧迫性。”
马由示意丁助理将打印好的文件交给他们。然后继续说道:
“有几个要点,我要提示一下。第一,我们的谈判策略,是将我们在滨城的投资项目,一并和市官府洽谈,而非单独和机械厂谈判。这样可提高官府的协调动力。也可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