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广积粮

小主,

沮授与李儒经过一番深入调研,决定从整顿吏治入手。他们首先对徐州各级官吏进行了全面考核,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从廉洁奉公、政绩表现、百姓口碑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将那些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之辈尽数罢免,毫不留情;同时,提拔了一批清正廉洁、有才干的官员,为徐州的官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加强对官吏的管理,他们还制定了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定期对官员进行考评,奖优罚劣。对于表现优秀的官员,给予丰厚的奖励和晋升机会;对于不称职的官员,进行严厉的惩罚和问责。

李儒向沮授建议:“徐州的水利设施因年久失修,许多农田灌溉困难。我们可组织百姓修缮水渠,既能保证农田用水,又能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沮授深表赞同:“此计甚妙。可从府库中拨出一部分银两,作为工钱发放给参与修缮的百姓,一举两得。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还能提高百姓对官府的信任和支持。”

于是,徐州各地很快便掀起了修缮水利的热潮。百姓们拿着工钱,干劲十足,齐心协力。一条条水渠在他们的手中重新焕发生机,清澈的水流滋润着干涸的农田。农田里,农作物茁壮成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日,沮授与李儒来到一处水渠施工现场,见百姓们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心中甚是欣慰。一位负责施工的小吏上前禀报:“大人,这条水渠再过几日便可完工,附近的千亩农田都将受益。有了这条水渠,农田的灌溉问题就解决了,今年的粮食产量肯定会大幅提高。”

沮授点头:“好,要保证工程质量,不可有丝毫懈怠。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一定要严格把关。”

李儒亦叮嘱道:“要按时发放工钱,不可拖欠百姓分毫。百姓们为了修缮水利,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一定要保障他们的权益。”

小吏连连应诺:“属下明白。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工程做好,按时发放工钱。”

甘宁担任水军都督后,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水路防御的重要性,当即对青、徐二州的水域进行了全面勘察,绘制了详细的水域地图,标注了各个险要地段和潜在的防御漏洞。根据勘察结果,他制定了详细的水军训练计划和巡查路线,确保每一处水域都能得到有效的监控和防御。

他将水军分为数支小队,每日进行严格的训练,从划船技巧到水战战术,无一不练。他亲自示范,耐心指导士兵们的动作,纠正他们的错误。同时,他还注重培养士兵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战斗意志,通过模拟实战演练,提高士兵们的应对能力和战斗素质。

为了加强水路巡查,他派出巡查队,日夜在各条水路巡逻,严防敌人偷袭。巡查队配备了先进的通讯设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向总部报告。

一日,甘宁亲自率领一支船队在淮河上巡查,忽然发现远处有几艘不明船只鬼鬼祟祟,行迹十分可疑。他当即下令:“靠近查看!全体将士提高警惕,做好战斗准备!”

船队迅速靠近,只见那些船只上的人见势不妙,想要逃跑。甘宁大喝一声:“拿下!绝不能让他们跑了!”

水军将士们奋勇上前,迅速包围了那些船只。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很快便将那些船只截获。经审问得知,这些人竟是曹操派来的奸细,想要打探青、徐二州的水路防御情况。

甘宁怒不可遏:“将这些奸细押回大营,严加看管,听候主公发落!曹操竟敢派人来刺探情报,实在是可恶至极!我们一定要加强防御,绝不能让他的阴谋得逞。”

经此一事,甘宁更加重视水军的防御工作,训练和巡查愈发严格,让敌人无机可乘。他还不断改进水军的装备和战术,提高水军的战斗力,确保青、徐二州的水路安全。

徐荣担任统帅后,对青、徐二州的防御工事进行了全面检修和加固。他亲自巡视各个关隘和要塞,仔细检查防御工事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根据两州的地形特点,他在险要之处增设了关卡、烽火台,部署了重兵防守,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同时,他还对军队进行了整编和训练,优化军队的编制和组织结构,提高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他注重士兵的军事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技能和体能素质。他还亲自传授士兵们兵法和战术,培养他们的战略思维和战斗意识。

一日,徐荣在巡查一处关隘时,发现关隘的城墙有些破损,部分墙砖松动,存在安全隐患。他当即下令:“立刻组织士兵进行修缮,务必在三日内完工。城墙是关隘的重要防御设施,关乎到整个关隘的安全,必须尽快修复。”

负责关隘防守的将领有些为难:“将军,士兵们连日训练,已是疲惫不堪,能否宽限几日?让士兵们休息一下,再进行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