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大婚与惊雷

我军主力确被北疆牵制,但若对荆州坐视不理,刘备可能真会倒向曹操,则我东南门户大开,形势危矣。”

“你的意思是,必须救?”

“救,但如何救,有讲究。”

诸葛亮分析道,

“可令黄忠水师一部,自淮水入长江,巡弋江夏水域,做出威胁江东侧后之姿态,迫使孙权分兵。

同时,速调豫州一部精锐,以‘助防’之名,南下至荆州北部宛城、新野一线,既为刘备壮声势,亦可监视其动向,防其真与曹操勾结。

再者,可遣能言善辩之士,速往江东,面见孙权,陈说利害,言明我朝无意与江东为敌,此番举动实为维护荆襄稳定,若其退兵,朝廷愿开放部分江淮榷场,与之互市。”

这是一套组合拳,军事威慑、实地监控与外交斡旋并用,既回应了刘备的求援,避免其狗急跳墙,又不过度刺激孙权,试图将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牢牢把握主动权。

蔡琰仔细听着,微微颔首。

诸葛亮的策略老练而周全,与她心中所想不谋而合,甚至更为细腻。

“便依你之策。此事,交由你全权调度。”

“亮,领命。”

诸葛亮肃然应下。

新婚之夜,谈论的依旧是冰冷的天下棋局,这便是他们选择的道路。

就在朝廷应对东南变局的同时,彭城郊外的格物院秘密工坊内,一项新的技术试验取得了关键进展。

工匠们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打造出了几个极其粗糙、密封性欠佳,但确实能产生更强气流鼓动火焰的铜制“风箱”,并将其尝试与改进后的“猛火油精”喷射装置结合。

虽然这原始的“增压喷射”概念距离成熟应用还非常遥远,稳定性极差且危险,但试验时那骤然延长、更为猛烈的火焰,让参与其中的少数核心工匠目瞪口呆。

他们隐约感觉到,手中摆弄的,可能是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可怕力量。

相关的研发被列为最高机密,在更为隐蔽的地点继续进行。

荆州的局势因朝廷的迅速反应而变得更加复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忠水师的出现,确实让孙权吃了一惊,攻势为之一缓。

朝廷精锐进驻宛城、新野,也让刘备松了口气,暂时压下了内部“联曹”的呼声,但同时也对朝廷兵马驻扎在自己北面感到如芒在背。

朝廷使者在建业与孙权展开了艰苦的谈判,双方围绕着退兵条件、榷场利益、以及未来势力范围划分争论不休。

而在长安,曹操密切关注着东南的乱局。

他原本计划趁朝廷北疆有事时西进或南下,没想到孙权抢先动手,打乱了他的部署。

“蔡琰与诸葛亮竟真的成婚了……”

曹操看着细作传回的情报,眼神阴鸷,

“如此一来,彭城核心暂稳,倒是不易撼动了。”

他召来贾诩、程昱密议。

“孙权虽动手,却显犹豫,见好就收的可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