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区”那点象征性的“援助”,像几滴清水落入干涸龟裂的土地,瞬间便被巨大的需求吞噬,连一丝痕迹都未曾留下。急救包被苏晚晴珍而重之地锁进仅有的药品柜,那几袋压缩饼干更是被李璐拆开,混入大锅的糊状食物里,希望能让每个人碗里的味道稍微厚实那么一点点。
屈辱感如同细微的荆棘,刺在每一个知晓内情的“曙光”核心成员心中。但陈末的指令很明确:示弱,坚守,争取时间。
于是,基地表面呈现出一种符合预期的、甚至更加“凄惨”的忙碌。王铁柱带着人,用更加粗糙的材料修补防御工事,叮叮当当的声音里透着一种无奈的挣扎。张强“恰好”在一次日常巡逻中,因为“体力不支”而让火焰能力失控,烧焦了一小片地面,引得几个“第七区”的护卫远远投来混杂着轻蔑与审视的目光。李璐和林雨则在与周炜的后续接触中,更加“坦诚”地诉说着基地的困境,甚至“不经意”地透露出因为药品短缺,可能不得不放弃某个重伤员的消息。
这一切,都被周炜和他的团队看在眼里,也被林薇的精神感知和那台加密设备的扫描默默记录着。数据似乎都在印证他们的判断:一个依靠某种不稳定遗产或运气存活下来,但底蕴薄弱、随时可能崩溃的小型幸存者据点。
然而,在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陈末的身体在苏晚晴的精心照料和能量节点残余的滋养下,以缓慢但坚定的速度恢复着。他依旧大部分时间留在指挥所,但已经可以下床进行短时间的活动。他的大脑,更是从未停止运转。
【今日情报】如同最忠诚的哨兵,每日准时带来关键信息:
【危机:技术员小李正尝试通过分析基地电力使用微波动模式,反向推测“驱雾之锚”的能量输出规律与核心原理。】
【机缘:刘三刀对“蚀骨虫”黏液的研究取得突破,发现其与某种常见金属氧化物混合后,可形成一种极其坚韧且具有一定能量抗性的临时性涂层。】
【隐秘:维持“认知迷雾”状态下,可小幅提升对指向性精神探测的“误导”效果。】
【人物:周炜已向“第七区”发送初步评估报告,定性“曙光”为“具有有限研究价值及潜在人力补充来源,需持续观察与可控施压”。】
情报精准地揭示了对方的暗中手段和己方的潜在机会。陈末立刻做出应对。
他指示负责电力维护的队员,人为制造了几次微小的、看似因设备老化和负荷不稳引起的电压波动,完美地掩盖了“驱雾之锚”真实而平稳的能量输出。同时,他让刘三刀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继续深入研究那种临时涂层,并尝试小规模应用于关键防御点的金属表面。
而他自己,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信念锚定”这一新能力的熟悉上。这并非一种可以随意挥霍的力量,更像是一种在关键时刻,依靠自身坚定信念和意志,小范围、短时间内“说服”现实规则暂时偏向己方的能力。他尝试在脑海中构建各种场景,推演如何使用这种能力来应对不同的危机——无论是物理攻击,还是规则层面的侵蚀。过程极其耗费心神,每次尝试结束,他都如同虚脱,但那种对规则隐隐的“触碰感”,却让他看到了超越常规力量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