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奔波与即将踏入安国边境的紧张,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杨盈心头。她虽已不再是那个深宫中不谙世事的公主,但终究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肩负着救回皇兄、维系国体的重任,前路是龙潭虎穴般的安国都城,内心的惶惑与不安如同藤蔓般悄然滋长,几乎让她喘不过气。
于十三心思细腻,察觉到了这位小殿下强装镇定下的脆弱。这日傍晚,车队在一处驿馆停驻休整,他摇着折扇,踱步到望着远处发呆的杨盈身边,语气是少有的温和:“殿下,可是心中不安?”
杨盈被说中心事,肩膀几不可查地颤了一下,没有回头,只是低低地“嗯”了一声。
于十三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远处山腰上隐约可见一座小庙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静谧而祥和。他微微一笑,道:“前面有座土地庙,据说颇为灵验。殿下若是心绪不宁,不如去拜拜?求个心安也好。”
杨盈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在宫中时,她偶尔也会去佛堂静静心,此刻听闻有庙宇,那份寻求寄托的心思便活络起来。她看向于十三,带着一丝期盼:“可以吗?”
“自然。”于十三颔首,“臣陪殿下同去,再带上两个侍卫,确保安全。”
土地庙不大,香火却还算旺盛。庙内烛光摇曳,映照着慈眉善目的土地公婆神像。杨盈净过手,恭恭敬敬地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闭上双眼,心中默念着她的祈愿。
“信女杨盈,诚心叩拜。一愿,此行安国,能顺利救回皇兄,不负皇嫂与朝臣所托,不负梧国百姓之望。”她脑海中浮现出皇兄可能正在受苦的模样,以及萧皇后殷切的眼神,心中一阵酸楚。
“二愿,远舟哥哥与如意姐姐能……能两情相悦,平安喜乐,再不受风波之苦。”想到宁远舟与如意,她心中是满满的感激与祝福,他们一路护持,亦师亦友,是她在这艰难旅程中最大的依靠与温暖。
最后,一个少年的身影清晰地浮现在她心底,让她的脸颊微微泛红,声音在心底也变得柔软起来:“三愿……愿青云哥哥在外办差,能万事顺意,平平安安。”郑青云,那个曾在她寂寥深宫中给予她无数温暖与承诺的少年郎,是她心中最柔软的角落,也是她鼓起勇气踏上这条艰难之路的重要动力之一。皇后萧妍曾许诺,只要她顺利完成出使任务,归来后便可自主婚事。她憧憬着,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她正沉浸在思念与祈愿之中,忽然,一个熟悉又带着几分不确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阿盈?”
杨盈猛地睁开眼,难以置信地回头——只见郑青云一身风尘仆仆,正站在庙门口,眼中带着惊喜与柔情,定定地望着她。
“青云哥哥!”杨盈又惊又喜,几乎要落下泪来,她慌忙起身,也顾不上礼仪,“你怎么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