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笨拙的“下次提前说”和那个沉甸甸的“嗯”,像两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散去后,留下的是训练室里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变化。
备战依旧紧张,压力依旧如山。但某些看不见的东西,似乎正在悄然松动。
再次面对训练赛中对手狂风暴雨般的野区入侵时,九尾的游走变得更加果断,也更加谨慎。他会提前几秒,在语音里给出更明确的信号:
“中路miss,可能往下。”
“我清完这波线,可以靠。”
“小心,他们野辅可能在反蹲。”
不再是模糊的“敌人消失”,而是带着预判和意图的信息。
而钎城,在接收到这些信息时,也会给出更具体的回应:
“收到,塔下清。”
“能来可以打。”
“视野黑了,别来。”
简短,直接,却有效地将两人的行动串联起来。失误依然存在,高压下的操作变形也无法完全避免,但那种因为沟通不畅导致的、令人窒息的脱节感,明显减少了。
教练组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在又一次训练赛后的复盘中,教练看着数据面板上明显改善的中射联动效率,难得地没有揪着细节批评,只是用笔敲了敲白板:
“沟通,有进步。保持住。”
一句简单的肯定,却让九尾心里莫名地松了口气。他下意识地瞥向钎城,发现对方也正看着白板,唇角似乎几不可查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快得像是错觉。
深夜,九尾依旧会因为压力而失眠,偶尔会点开游戏,看到那个亮着的ID在单排。他不再取消匹配,也不再观战,只是看着那个ID,心里会奇异地平静少许。
有时候,他会想起庆功宴那晚,钎城那句“是你先相信我的”。也会想起露台上,他那句关于判断失误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