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技术跃迁与暗流提速

三天时间,星河集团如同按下加速键的精密仪器,在罗刹获得的新能力驱动下爆发出惊人的效率。

“星河航天”子公司以创纪录的速度完成注册,总部直接设在浦东最新落成的星河科技大厦顶层。巨大的全息星图取代了传统的企业标识,月球背面的那个坐标点被高亮标注,如同黑夜中的北极星。

会议室里,罗刹正在主持“新月计划”的第一次全员会议。与会者除了集团核心高管,还有通过【量子意识网络】远程接入的全球十七个顶尖实验室负责人。

“根据【行星环境改造技术】数据库,我们重新设计了登陆舱的生态模块。”首席科学家埃琳娜· Petrova(那位曾被罗刹折服的俄裔科学家)正在汇报,她的影像悬浮在会议桌上方,语气充满兴奋,“新型藻类空气再生系统,效率比NASA现有技术高出四倍,而且质量更轻!”

罗刹微微颔首,【量子意识网络】让他能同时处理所有参会者的思维火花,并精准地引导方向:“能源系统呢?月球夜晚的低温和漫长日照间隔是主要挑战。”

“我们有了突破性想法!”另一位材料学家激动地插话,他的灵感在网络上被罗刹那远超常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激发并放大,“利用【深空资源图谱】锁定的月壤特定成分,结合环境改造技术中的元素重组理论,我们可以直接在月球表面‘打印’固态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实现能源本地化生产!”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会议室一片哗然,随即是更加热烈的讨论。在罗刹无形网络的协调下,不同领域的专家思维碰撞,一个个技术难题以惊人的速度被提出、讨论、甚至找到解决方案的雏形。

苏晓在一旁默默记录,心中震撼无以复加。她亲眼见证罗刹如何在不直接提供具体技术细节的情况下,仅凭引导和整合,就让整个科研团队爆发出超越时代的创造力。这比单纯拥有超能力更加可怕——他正在创造能持续产出的“超能力团队”。

“资金不是问题。”罗刹在讨论间隙做出决策,“集团将追加五百亿初始投入。苏晓,协调所有资源,我要在六十天内,看到第一台原型登陆器完成总装。”

“是,罗总。”

会议结束后,罗刹单独留下了墨言。

“百慕大那边,有什么新动静?”罗刹问道,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深空资源图谱】的能力让他对地月空间的任何异常能量波动都格外敏感。

墨言调出监控数据:“他们的动作很快,几乎与我们同步提升了进度。我们监测到三次高强度能量发射,指向月球,技术路线似乎与我们不同,更…激进。而且,有迹象表明,他们可能获得了新的外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