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旧纸墨间痕

食材单据还没找到,我的目光却被另一叠装订好的文件吸引了过去。那是几期五二年度的《红星轧钢厂厂报》合订本,用粗糙的麻线穿着,纸页已经泛黄发脆。

厂报?这里面会不会有关于技术交流、人员变动的报道?那位谭工程师作为工业部特聘的专家,他的到来或离开,厂报上会不会有所提及?

我强压下立刻翻看厂报的冲动,加快了寻找食材单据的速度。大约花了半个多小时,我终于在一堆泛油的出入库单底下,找到了那张关键的批条和对应的食材清单。我仔细地将它们抽出来,放在一边。

完成了主要任务,我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我瞥了一眼门口的钱师傅,他依旧沉浸在报纸里,似乎对我这个临时“档案员”并不在意。

机会难得!

我装作整理手头单据的样子,顺势将那本五二年的厂报合订本也拿到了身边。我快速地、尽可能无声地翻动着纸页。上面大多是生产捷报、劳动模范事迹、上级指示精神等内容。我的目光掠过一篇篇充满时代气息的文章,搜寻着任何与“工程师”、“特聘”、“技术指导”相关的字眼。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的手心有些冒汗。就在我快要翻到合订本后半部分,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行标题跳入了我的眼帘:《热烈欢迎工业部特聘专家谭志远工程师莅临我厂指导技术工作!》

找到了!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位于厂报第三版一个不太起眼的位置,发表日期是五二年四月。文章内容多是套话,赞扬谭志远工程师技术精湛,感谢上级对轧钢厂工作的支持等等。旁边还配发了一张模糊的集体合影,一群人站在一台庞大的机床前,中间簇拥着一个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想必就是谭志远。而在人群的边缘,我赫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年轻许多的何大清!他穿着食堂的白色工作服,脸上带着略显拘谨的笑容。

文字报道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只提到谭工程师将进行为期数月的技术指导。但这张照片和简短的报道,已经证实了赵老头的话,何大清确实与这位谭工程师有过接触,而且是在厂方组织的正式场合。

我继续往后翻,想找到关于谭工程师离开或后续工作的报道,却一无所获。他就如同昙花一现,在这期厂报上留下一个名字和一张照片后,便再无踪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