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蘧瑗知非(qu yuàn zhi fei)

成语大搞笑 冬初 1380 字 6天前

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要讲的,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位大佬——蘧瑗,字伯玉。这位老兄在历史上的形象,那叫一个高大上:品行端正,道德楷模,连孔子都是他的头号粉丝,夸他“君子哉蘧伯玉!”

但是!您可能不知道,这位蘧君子在成为“圣人”之前,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鸡飞狗跳的“成长史”。这一切,都源于他一个奇葩的、让全家上下都头疼不已的“怪癖”——“知非”,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每天不找出自己的一个过错,就跟丢了钱一样难受,觉都睡不踏实!

故事,就从某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开始。

第一回:晨起劈柴,误伤友邻鸡

这天一大早,蘧伯玉精神抖擞地起床,站在院子里,深吸一口充满PM2.5(那时候是纯天然草木灰)的空气,开始了他的日常复盘:“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嗯,昨天的工作汇报有点水分,前天蹭了老王家的饭没给钱,大前天……哎呀,昨天好像还没找到新的错误呢!今天这KPI还没完成,得加把劲了!”

正琢磨着,他看到墙边放着一把斧头和一捆柴火。心想:“贤妻昨日说柴火不够了,我身为一家之主,理当为她分忧!” 于是,他撸起袖子,举起斧头,口中念念有词:“力拔山兮气盖世!” 猛地一劈!

“咔嚓!” 一声脆响。

柴火没劈着,斧头因为用力过猛,脱手而出,划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嗖”地一声飞过了院墙。

紧接着,就听见隔壁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喔喔喔——嗝!”

蘧伯玉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跑到隔壁。只见邻居张大爷捧着一只口吐白沫的大公鸡,痛心疾首:“蘧大人!我的‘战斗鸡’啊!每天准时打鸣,从没迟到早退,是全村的模范工作者!这……这怎么就英年早逝了啊!”

蘧伯玉一看,顿时捶胸顿足,不是心疼鸡,而是兴奋地一拍大腿:“找到了!今日之非找到了! 我之过也!行事鲁莽,不顾后果,殃及邻鸡!此非大过乎?”

他立刻掏出钱包,赔了张大爷三只鸡的钱,还非要附赠一篇长达五百字的检讨书,从“未能体察斧头之心情”到“忽视了邻里和谐共处的基本原则”,分析得那叫一个透彻。

张大爷拿着钱和检讨书,看着蘧伯玉心满意足离开的背影,喃喃自语:“这蘧大人……脑子是不是练气功练出岔子了?”

第二回:朝堂献策,差点丢官印

到了上朝时间。卫灵公和大家讨论一个国家级难题:最近都城治安不好,小偷小摸增多,怎么办?

蘧伯玉一听,机会来了!展现我“知非”后进步的时刻到了!他昨日刚反省自己“说话不够直接,老是和稀泥”,于是今天他决定,要当一个直言进谏的诤臣!

他一个箭步出列,声如洪钟:“大王!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