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齐国,有个特别爱面子的齐宣王。这位大王什么都要讲究排场,宫殿要最大的,衣服要最华丽的,连吃饭用的碗都得是纯金镶玉的。他最怕的就是别人觉得他不够气派,不够有福气。
这一年,齐宣王过五十大寿,文武百官纷纷献上奇珍异宝。有位从南方来的官员,不知道是脑子进水还是实在没什么可送的,竟然献上了一笼子蝈蝈!
“大王,这是臣特意从南山寻来的‘金声大将军’,寓意大王子孙满堂,福泽绵长!”南方官员跪在地上,满脸得意。
朝堂上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压抑不住的窃笑声。大将军田忌凑到丞相耳边嘀咕:“这人是穷疯了吧?送几只虫子给大王祝寿?”
齐宣王脸色铁青,眼看着就要发怒。这时,聪明的丞相晏婴眼珠一转,赶紧上前说道:“大王,此乃吉兆啊!《诗经》有云:‘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这蝈蝈古称螽斯,繁殖力极强,一只母蝈蝈能产数百卵。送螽斯是祝愿大王子孙昌盛,这是最高级的祝福啊!”
齐宣王一听,顿时转怒为喜:“原来如此!妙哉妙哉!赏!重重有赏!”
南方官员本来腿都软了,一听这话,立马挺直腰板,领赏谢恩去了。
蝈蝈成灾
这事本该就这么过去了,谁知齐宣王越想越觉得这“螽斯衍庆”的寓意实在太好。他老人家虽然妃嫔众多,但子嗣却不算兴旺,只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一想到“子孙满堂”的美好愿景,他就心花怒放。
“传令下去!”齐宣王一拍大腿,“全国上下都要养蝈蝈,以示对寡人多子多孙的祝福!”
这道命令一下,齐国可热闹了。大臣们争先恐后养起了蝈蝈,普通百姓也跟着凑热闹。一时间,整个齐国到处都是蝈蝈的叫声——“唧唧唧,吱吱吱”,白天吵,晚上更吵。
最惨的是宫里的侍卫和宫女。齐宣王命人在后宫建了个“螽斯园”,养了上千只蝈蝈。这些小家伙可不老实,经常越狱成功,在宫里到处乱蹦。
有一天晚上,齐宣王最宠爱的妃子郑妃正准备就寝,突然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脸上爬。她伸手一摸,毛茸茸的,还会动!
“啊——有刺客!”郑妃尖叫着从床上跳起来,整个宫殿的灯都亮了。侍卫们冲进来,举着灯笼一看,哪有什么刺客,就是一只大蝈蝈正无辜地蹲在枕头上,触角一摆一摆。
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有大臣上朝时从袖子里蹦出蝈蝈;御膳房做饭时锅里跳出蝈蝈;甚至连齐宣王本人都曾在批奏折时被突然出现的蝈蝈吓一跳。
丞相晏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他试着劝谏:“大王,这蝈蝈虽寓意吉祥,但养得太多,实在扰民...”
“胡说!”齐宣王不以为然,“这是吉兆!说明寡人真的要子孙满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