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缇骑传诏,龙颜急盼见贤才

锦衣卫北镇抚司那略显肃穆的院落里,静谧中透着一股威严之气。

陆炳面色冷峻,将一份卷宗“啪”地一声扔在案上,那声响在寂静的院落中格外清晰。

封皮上赫然写着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王守仁。

“都查清楚了?”陆炳目光如炬,沉声问道。

站在下面的缇骑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躬身,姿态恭敬至极。

“回指挥,查清楚了。”缇骑声音沉稳,不敢有半分含糊。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

“弘治十二年进士,现在翰林院当编修。”

“此人学问极好,性子却颇为耿直,前几天还跟兵部的人吵过架。”

陆炳微微挑眉,伸手拿起卷宗,随意地翻了两页,动作透着几分漫不经心。

“吵架?为何?”陆炳目光落在卷宗上,却似在询问缇骑。

“因为京营的操练章程。”缇骑赶忙答道,声音清晰。

“他说现在的操练太过死板,若遇着蒙古人,准要吃亏。”

“兵部的主事骂他‘文官懂什么军务’,他便与人争了起来。”

陆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有点意思。”

“陛下要的就是这种敢说真话的。”陆炳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

“去,传他来见陛下。”陆炳大手一挥,下达命令。

“记住,客气点。”他又特意叮嘱了一句。

缇骑领命,转身便走,脚步轻快,带着锦衣卫特有的利落与干练,仿佛一阵风般消失在院落中。

翰林院那宁静的小院里,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王守仁正坐在院中,全神贯注地看着书。

那是一本《孙子兵法》,书页上批注写得密密麻麻,字迹工整而有力,可见他对这本书钻研之深。

突然,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那脚步声很急,仿佛带着某种使命,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王守仁心中一动,下意识地抬头望去。

就见两个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站在门口,身姿挺拔,气势威严。

他们腰里的绣春刀闪着寒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冷峻,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他心里“咯噔”一下,暗自思忖:自己没犯事啊,这锦衣卫为何会找上门来?

领头的缇骑向前一步,抱了抱拳,动作标准而规范。

“王编修,陛下有请。”缇骑声音洪亮,在院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