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初八,黄道吉日,宜开市。
清晨,天光微亮,老林菜馆(省城风华路店)门前已是人头攒动。巨大的花篮从店门口一路排到街角,散发着混合的香气,有“聚鲜楼”送来的带着海风气息的蓝白色花篮,有“千面郎君”送来的、造型夸张如艺术装置的霓虹色花篮,还有其他一些嗅到风声的供应商、周边商户送来的,林林总总,俨然一场无声的江湖势力展示。
“好家伙,”苏琪看着这阵仗,插着腰,对着正在调整招牌红绸的陈默和我咂舌,“这哪是开业,这分明是各路英雄好汉来‘亮镖’了啊!压力山大!”
陈默面无表情地最后检查了一遍音响设备:“根据舆情监测,‘老林菜馆省城分号开业’话题在本地美食圈讨论度已进入前五。预期客流峰值将出现在午市11:30至13:00。”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与忐忑,拍了拍手:“好了!别管外面什么阵仗,咱们自己的场子,准备好了就行!各就各位!”
后厨,是我们的大本营。除了我和苏琪这两位“掌门”级主力,我们还招聘了一支精干的新团队:
墩头(切配主管):阿强,一个话不多、臂力惊人的壮实小伙子,刀工扎实,据说之前在省城一家大型连锁酒楼干过,因为不满其标准化流程而离开。他带着两个学徒,负责所有食材的预处理。
头炉:火哥,苏琪亲自面试挖来的,年纪稍长,经验丰富,锅勺颠得那叫一个举重若轻,尤其擅长掌控猛火快炒的节奏。他是我们热菜出品的定海神针。
面点/凉菜:刘姐,一位和气麻利的大姐,白案功夫了得,我们的“开花馒头”、各色凉拌小菜都归她管。
甜品区:由我直接负责,配了一个有西点基础的助手小美,手脚勤快,悟性不错。
前厅经理是赵哥,一位经验老道、笑容可掬的中年人,曾在星级酒店服务过,手下领着四五个年轻活泼的服务员。
“人都齐了!”苏琪系好印着Q版厨师logo的围裙,意气风发,“兄弟们,姐妹们!今天是咱们老林菜馆在省城亮招牌的第一天!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让省城的父老乡亲们看看,咱们青川镇来的,不是泥捏的!”
“是!琪姐!”后厨众人齐声应和,士气高昂。
上午十点五十八分,吉时已到。鞭炮齐鸣,红绸落下,“老林菜馆”四个古朴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一开,早已等候在外的食客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涌了进来!有好奇的周边居民,有慕名而来的美食爱好者,有被开业优惠吸引的学生,当然,也少不了那些眼神锐利、四处打量的“同行探子”。
瞬间,店内人声鼎沸。
“服务员!点菜!”
“我要那个‘忆奶奶卤味’拼盘!”
“听说你们家甜品是蓝带大师做的?‘青川雾霭’来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