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一切地位与风光,全靠祁同伟一手托起。
这份恩情,重如山岳。
祁同伟听罢,只是轻轻一笑,摆了摆手,神情淡然。
在他看来,赵东来上位也好,别人接手也罢,对他在证法系统的布局,并无本质影响。
他对公安厅的掌控早已根深蒂固,当初用陈海,也是出于同样的考量——可控、听话。
唯一的不同在于,陈海是沙瑞金提的名字。
就因为这一点微妙的差别,结局截然相反。
正因如此,祁同伟才更显从容。
他并不急于彰显功劳,反而笑着转移了话题:
“东来啊,有件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这次你履新,达康书籍那边是什么态度?
他有没有跟你谈过什么?说来听听。”
这一问,赵东来的笑容顿时凝住了。
在祁同伟面前,他向来避谈李达康。
可谁都明白,他能走到今天,李达康出力不小。
当年在京州,若不是李达康力挺,他一个普通干部哪有机会执掌市局?
正是靠着那一波提拔,他才进入更高视野,最终被祁同伟看中,纳入麾下培养。
后来李达康私下跟他聊过常委会上的风向,他也清楚其中利害,明白李达康对祁同伟的态度并不简单。
如今祁同伟突然提起,无疑是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两位重量级人物明里暗里的较量,他夹在中间,进退维谷。
官场上最怕的就是这种局面——
帮你的人和你要效忠的人,彼此不对付。
往前一步是背叛,退后一步是辜负。
可这就是现实。
人在仕途,不可能永远左右逢源。
每一个贵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对手,而你终将面临选择。
这一刻,赵东来脸上那份得意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挣扎。
堂堂一个身材魁梧的公安干部,此刻竟露出几分犹豫与忐忑。
难得,却也真实。
祁同伟却不急,依旧含笑望着他,那眼神温和,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这不是简单的闲聊,而是一次无声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