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不合规矩的指令!

这样巨大的前景摆在眼前,谁能不动心?

于是,他立刻表态,语气诚恳而坚决:

“李国务,您放心,您的战略思路,正是当前汉东最需要的方向。

我们这个地方,就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契机。

现在房地产带来的经济拉动效应,恰恰就是突破口。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代表省韦,一定全力支持您的决策,绝不含糊!”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当然,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我们会同步完善环保机制,制定配套政策,确保在发展的过程中,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

这番话,沙瑞金早已在心中反复推敲过多次。

因为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工作讨论,更是一次命运的转折点。

他必须牢牢抓住,无论如何都不能松手。

否则,未来将毫无保障。

在他看来,单靠一个赵立春的关系网,还不足以让他真正走到台前。

要想往上走,两条路缺一不可:一是背景人脉,二是实打实的发展成绩。

少了任何一项,都难以突破那层无形的天花板。

这就是官场的规则,无人可以例外。

此时,李国务微微点头,露出满意的神色。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高育良,这才是今天这场饭局真正的重点。

他之所以特意约见高育良,正是因为整个计划离不开这位省掌的支持。

作为主管全省民生事务的一把手,许多关键事项必须由他拍板。

中央的意图再明确,若地方主官不配合,执行起来也会大打折扣。

毕竟在实际操作中,有个词叫“因地制宜”。

无论政策还是法规,到了地方层面,总要结合实际情况做些调整。

否则就会出现“水土不服”,导致上下脱节、执行走样。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一直在提要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

就是为了防止上级脱离实际,一纸命令下来,下面疲于应付,反而影响大局。

因此,李国务此刻最关心的,是高育良的态度。

这场饭局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

至于之前对高小凤的那番暗示,不过是敲山震虎,想让高育良明白自己的立场,乖乖配合。

可惜事与愿违,效果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