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司马固权

他们猜测,或许司马懿认为这些“奇技淫巧”成不了气候,或许他正忙于进一步巩固军权而无暇他顾,又或许……他是在等待他们自己出错?

无论如何,司马懿的“默许”,在某种程度上给了刘放和孙资一种错觉,仿佛前路障碍已除。他们更加卖力地投入到了“效仿新政”的准备工作中。

经过数月的准备,自觉时机成熟的刘放、孙资,决定不再等待。他们要搞一出大的,一举震动朝野,奠定自己的地位。

这一日,例行朝会。年轻的天子曹芳高坐龙椅,神情有些萎靡。大将军司马懿依旧设座于御阶之侧,闭目养神,仿佛朝堂上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就在朝议将散未散之际,刘放突然手持一卷厚厚的竹简,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连看似假寐的司马懿,眼皮也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讲。”曹芳懒洋洋地道。

“陛下!”刘放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激昂,“如今西蜀伪朝,在诸葛亮的妖术之下,国力颇有增长,已成我大魏心腹之患!究其根源,在于其推行了一系列所谓‘新政’!然,其新政并非无懈可击,其中多有可取之处!臣与孙资大人,殚精竭虑,详加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大魏量身定制了一套《富国强兵六疏》,望陛下御览,并颁行天下!”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效仿敌国政策?这可是极其敏感的话题!

孙资也立刻出列附和:“陛下!刘大人所言极是!诸葛亮新政,其‘劝农’可增粮产,‘重工’可利军械,‘预备役’可广兵源!此皆强国之本!我大魏若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何以克敌制胜,扫平寰宇?”

不等其他人反驳,刘放便迫不及待地开始阐述他的“六疏”概要,内容几乎是蜀汉新政的翻版,但又画虎不成反类犬:

· “均输平准疏”:模仿蜀汉官营商业,试图由国家控制重要物资流通,平抑物价,增加税收。但细则粗糙,完全忽略了蜀汉发达的水运和精细的管理体系,更像是对民间商贾的变相掠夺。

· “劝课农桑疏”:提倡推广新式农具,兴修水利。然而,他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谓的“新式农具”图纸漏洞百出,水利规划更是纸上谈兵,不顾地方实际。

· “广设匠作疏”:提议在洛阳、邺城设立“将作院”,模仿蜀汉“格物院”,研制军械器物。但他们招募的多是些不得志的文人方士,缺乏真正懂技术的工匠,目标也空泛不切实际。

· “核检丁口疏”:意图清查户口,整顿赋役,为推行类似“预备役”做准备。但这直接触动了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阻力可想而知。

· “兴学育才疏”:建议扩大太学,招收寒门,学习“实用之学”。想法不错,但在世家门阀把持选官渠道的魏国,这无异于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