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寿春烽烟

当文钦的叛旗插上寿春城楼时,诸葛诞的先锋骑兵正踏碎颖水上的薄冰——两人在阵前交换的沉默比羽箭射程更远,因为他们都看见对方铠甲下露出的同一款曹氏赏赐的麒麟锁子甲内衬。

---

公元241年,秋,淮南。

就在陆逊、张苞猛攻合肥,江淮震动之际,一场更大的风暴在淮南腹地骤然爆发。魏扬州刺史文钦,这位素以骁勇闻名的将领,因与已被诛杀的曹爽一党关系密切,深感司马懿秋后算账的威胁,又见蜀汉大举北伐,魏室倾颓,遂于治所寿春悍然举兵,传檄州郡,以“清君侧,讨逆臣司马懿”为名,公开反叛!

文钦勇猛过人,在淮南经营多年,颇有威望。起事之初,势如破竹,附近郡县如成德、当涂、西曲阳等地的守军或望风归附,或被其迅速击破。一时间,叛军声势浩大,切断了合肥与中原的联系,并与西面的蜀汉荆州军形成了东西呼应之势,淮南局势危如累卵。

此刻正在镇守小沛的是魏镇东将军诸葛诞,文钦反叛的消息传至小沛,诸葛诞又惊又怒,淮南若失,则中原门户洞开,且会极大鼓舞所有反对势力。于是诸葛诞立即率精兵五万,星夜兼程,南下平叛。

诸葛诞,字公休,琅琊阳都人,乃蜀汉丞相诸葛亮之族弟。但与诸葛亮不同,他选择效忠曹魏,并以干练果决、善于用兵着称。

诸葛诞用兵,颇有章法。他并未急于寻找文钦主力决战,而是采取“先剪羽翼,后捣腹心”的策略。大军分作数路:

一路由副将率领,清剿颍水、涡水沿岸的叛军据点,确保后勤水道畅通。

一路精锐骑兵,由他亲自指挥,如同旋风般扫荡寿春外围的叛军。

同时,派出大量斥候,侦查文钦主力动向及寿春城防虚实。

文钦虽勇,但起事仓促,兵力分散于各新附城池,且多为州郡兵,战斗力与诸葛诞带来的中央精锐不可同日而语。在诸葛诞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下,叛军外围势力迅速崩溃。

成德城外,文钦麾下一员将领率数千人试图依托城垣抵抗。诸葛诞亲率铁骑突至,并不强攻城池,而是以部分兵力佯攻牵制,自率主力绕至叛军侧后,利用骑兵机动性,突袭其粮草辎重队伍。叛军大惊,阵脚自乱,诸葛诞乘势掩杀,斩获甚众,成德守军见援军败绩,开城投降。

当涂守将试图凭借淮河支流顽抗。诸葛诞令步卒正面强攻吸引注意,同时暗遣熟悉水性的死士,夜间泗渡,潜入城中,四处纵火制造混乱。城外魏军见火起,奋力攻城,里应外合,一举克复当涂。

诸葛诞进军神速,用兵灵活,短短半月余,便将文钦辛辛苦苦攻占的外围城池一一收复,叛军被压缩回寿春及其附近几个狭小区域。文钦试图在野战中拦截诸葛诞,但诸葛诞或避其锋芒,或设伏诱击,几次小规模接触,文钦皆未占得便宜,反而折损了不少兵力。诸葛诞的军事才能,显然在勇猛有余、谋略稍逊的文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