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长安落日

公元230年的冬天,对长安而言,格外的寒冷。渭水冰封,旌旗凝霜,四十万大军的呼吸仿佛都在这片古老的平原上凝固了。魏蜀两军如同两只精疲力竭的巨兽,在严寒中对峙,谁也无法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然而,比天气更冷的,是悄然笼罩在蜀汉行宫之上的不祥阴云。

已是古稀之年的刘备,终究未能扛过这个严冬。虽有华佗高徒吴普日夜精心调护,但连年的戎马倥偬,以及此番亲征北伐的极度耗神,早已掏空了他的根基。他的生命,如同风中残烛,摇曳欲熄。

行宫深处,药香与死亡的气息交织弥漫。往日威严的寝殿,此刻静得可怕。刘备躺在榻上,面色蜡黄,眼窝深陷,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唯有那双偶尔睁开的眼睛,还残留着一丝不甘与牵挂。

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等一众追随他半生的老臣,被紧急召入宫中。当他们看到榻上那形销骨立的帝王时,如遭雷击,一股巨大的恐慌与悲痛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脏。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太子刘禅、以及留守成都的尚书令李严,竟也悄然立于榻旁,面带泪痕,风尘仆仆。

“陛下!大哥!”关羽、张飞再也抑制不住,扑到榻前,虎目含泪,声音哽咽。关羽紧紧握住刘备枯瘦的手,那双万军丛中刺颜良、提督荆州的手,此刻却冰冷无力。张飞更是泣不成声,巨大的身躯因悲伤而颤抖:“大哥!你怎么……你怎么成这样了!你起来啊!俺老张还要跟你一起打回洛阳去!”

诸葛亮快步上前,手指搭于刘备腕间,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猛地看向一旁的医官吴普。

吴普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叩首泣告:“丞相!诸位将军!陛下……陛下早在数日前便已……已然灯枯油尽!只是……只是陛下恐动摇军心,强令封锁消息,强撑病体处理军务……直至昨日昏厥,才……才密令快马将太子与李尚书令接来长安!臣……臣无能!臣有罪啊!” 言罢,以头撞地,痛哭失声。

寝殿内,顿时被无边的悲恸淹没。众臣皆知陛下近年来身体不佳,却万没想到已至如此地步,更没想到陛下在最后时刻,心心念念的仍是前线士气与江山社稷!

长安的行宫,虽经修缮,仍难掩曾经的战火气息。此刻,宫内弥漫着浓重得化不开的药味和一种令人心悸的寂静。寝殿外,甲士肃立,神色凝重;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悲痛欲绝的面孔。

似乎被众人的悲声唤醒,刘备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床前每一张熟悉的面孔,看到他们的泪痕,嘴角竟费力地扯出一丝宽慰的笑意,声音虽微弱,却异常清晰:

“众卿……何须……如此悲伤……朕,已七十有余……古来稀矣……多少英雄……未能……活到朕这个年岁……”

他喘息片刻,继续道:“朕,一介织席贩履之徒……能与众卿相逢于乱世……携手并肩……创下这番基业……更能……亲眼见到……这长安城……再飘我大汉旌旗……已是……上天待朕……不薄……死而无憾矣……”

没有恐惧,没有怨天尤人,只有一片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感恩。这番话,更是让群臣心如刀割,呜咽之声四起。

刘备的目光,最终定格在诸葛亮身上,眼神变得无比凝重和托付。“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