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网络防线搭建与传感器暗手

周明很快回复:“昨天下午四点,有个穿灰色卫衣的男人,自称是‘设备维护员’,在演示区待了20分钟,监控拍到他弯腰碰过传感器,当时工人以为是你们安排的人,没拦着。”

“又是假身份!”苏晚咬了咬牙,一边指挥工人安装新的传感器,一边叮嘱,“重新安装后,在传感器外壳上贴‘防拆封条’,再装一个微型摄像头对着这里,谁动过一眼就能看到。”

中午十二点,第三方机构的校准报告送了过来——新传感器的误差在±2%以内,完全符合演示要求。苏晚看着演示泵重新启动,屏幕上的流量数据稳定在“50.2立方米/天”,终于松了口气。顾沉舟递过一份热好的盒饭:“先吃饭,下午还要跟老郑他们测试备用WiFi的投屏效果,观摩会的讲解人员培训也得开始了。”

下午两点,观摩会的讲解人员——工作室的小杨和顾氏的市场部经理林薇,已经在工地的展示区待命。小杨拿着光伏幕墙的宣传册,紧张地演练:“这款光伏幕墙的转换效率达到23%,年发电量12万度,能满足总部大楼18%的用电需求……”

苏晚打断她,语气温和却严格:“要加上‘检测依据’,比如‘年发电量数据来自市计量检测研究院的连续72小时测试’,这样更有说服力。遇到嘉宾问‘为什么比其他项目的转换效率高’,要答‘采用了PERC双面电池技术,能吸收背面的反射光’,别只说‘技术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薇也跟着调整:“雨水回收系统的讲解,要强调‘净化后的水用于绿化灌溉和车库冲洗,每年能节省自来水费12万元’,用具体的收益数据,比单纯说‘环保’更吸引人。”

顾沉舟则站在一旁,用手机录制演练过程,回放时指出问题:“讲解时要看着嘉宾的眼睛,别一直盯着宣传册;语速放慢,重点数据可以重复一遍,比如‘18%的节能率,相当于每年减少100吨二氧化碳排放’。”

就在讲解人员逐渐进入状态时,老郑拿着平板电脑跑过来,脸色凝重:“顾总,苏工,我们发现境外IP有新的动作——刚才尝试入侵工地的‘应急广播系统’,虽然被拦截了,但对方的攻击方式很隐蔽,用的是‘伪装成设备更新包’的恶意代码,如果成功,就能在观摩会当天播放假的‘安全警报’,制造混乱。”

苏晚心里一紧——应急广播系统连接着工地的所有喇叭,一旦被入侵,播放假警报,嘉宾肯定会恐慌,观摩会很可能被迫中断。“立刻断开应急广播系统的外网连接!”她立刻安排,“改成‘本地播放’模式,所有播放内容提前存在硬盘里,播放前必须两个人核对,签字确认。”

老郑点头,立刻去调整系统:“我们还会在广播系统的主机上装‘物理开关’,观摩会当天派一个人守着,万一有异常,直接断电,不让恶意代码运行。”

傍晚时分,所有准备工作都告一段落:备用WiFi测试通过,实时数据投屏清晰稳定;应急广播系统改成本地播放,加了物理开关;演示设备的传感器贴了防拆封条,装了监控;讲解人员的演练也基本达标。苏晚坐在工地的临时休息区,看着远处渐渐落下的夕阳,心里却还有一丝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