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巨鹿之战

天朝魂 蓝兰预雨 3032 字 24天前

项羽深吸一口气,声如洪钟,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宋义背弃王命!坐视赵国危亡,屯兵不前,暗通齐国(指宋义送子宋襄相齐之事),图谋不轨!证据确凿!吾奉楚王密令——”他猛地举起手中那份连夜伪造、盖着楚王印玺(他设法取得或仿制)的“密诏”,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凛冽的杀意:“诛杀此獠,以正军法!敢有不服者,形同叛逆!与此贼同罪!”

“哗——!”帐外一片哗然!“密令”、“叛逆”、“通齐”……这些字眼如同惊雷在众人头顶炸响!宋义的心腹们吓得面无人色,浑身抖如筛糠,有几个已经瘫软在地。大部分将领则面面相觑,看着地上宋义尚温的尸体,再看看帐中那个浑身浴血、杀气冲天、如同魔神般的项羽,一股来自灵魂深处的恐惧迅速攫住了他们!项羽的勇武,他们早有耳闻,今日更是亲眼目睹其雷霆手段!谁敢质疑这“密令”?谁敢挑战这尊杀神?

英布和蒲将军反应最快,两人对视一眼,立刻按剑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末将谨遵上将军号令!诛杀叛逆,天经地义!”

这一跪,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哗啦啦!帐内外所有将领、军吏,无论是恐惧还是被震慑,抑或是早就对宋义不满,此刻都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头颅深深低下:

“谨遵上将军号令!”

“愿随上将军杀敌!”

“诛杀叛逆!”

项羽的目光缓缓扫过跪满一地的将领,看着他们眼中流露出的敬畏甚至狂热,心中那积压了四十六天的滔天怒火和杀意,终于随着宋义的死而宣泄出来,转化为一股更加磅礴、更加决绝的战意!巨鹿!章邯!王离!他猛地一挥手,声震四野:

“传令三军!即刻拔营!北上——巨鹿!救赵!破秦!”

“救赵!破秦!”

“救赵!破秦!”

命令如同燎原之火,瞬间点燃了整个楚军大营!压抑了四十六天的战意和血气在这一刻轰然爆发!营寨沸腾了!

权力更迭往往在最猝不及防时降临。项羽的雷霆手段,撕碎了犹豫不决的幕布,用最原始的力量宣告了新秩序的诞生。它告诉我们:在僵局中,有时需要一记打破常规的重拳。但必须牢记,力量的权杖一旦沾染无辜之血,其根基便埋下了崩塌的隐患。锐气与果决可贵,但正义的基石同样不可动摇。

三、孤注一掷:燃烧的渡口与必死的决心(公元前207年十一月,漳河渡口)

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掠过河北平原,卷起漫天沙尘,打得人脸颊生疼。漳河水在此处显得格外湍急浑浊,冰冷的浪头拍打着河岸,发出沉闷的呜咽,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奏响哀歌。项羽率领的楚军主力,如同一条蓄势待发的钢铁巨龙,终于抵达了这条横亘在巨鹿战场前的最后屏障。

对岸,数十万秦军的营寨旌旗遮天蔽日,壁垒森严,刀枪的寒光即使在阴沉的天空下也隐约可见。震天的战鼓声和操练的呐喊声如同无形的重锤,一下下敲击着楚军士卒的心脏。一股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的气氛弥漫在渡口。援救巨鹿,意味着要一头撞上秦帝国最精锐的长城兵团(王离部)和章邯的刑徒军团(击败陈胜项梁的主力),这几乎是九死一生的绝路!许多士兵望着对岸黑压压的敌军,脸色发白,握着兵器的手心全是冷汗。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在队伍中悄然蔓延。

小主,

“上将军,前锋英布、蒲将军已按计划渡河,袭扰秦甬道(秦军粮道),初战告捷!焚毁粮车数十乘!”传令兵飞驰而来,声音带着一丝振奋。

项羽骑在他的爱马——乌骓之上,身披玄色重甲,猩红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听完战报,刚毅的脸上没有任何笑容,只有一片冰冷的肃杀。初战的胜利微不足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缓缓策马,走到渡口最高处,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列队于寒风中的数万楚军将士。

他看到了一张张年轻而沾满风尘的脸,有紧张,有恐惧,但更多的是迷茫和一丝压抑的渴望——渴望结束这无休止的等待和逃亡,渴望一场痛快的战斗,哪怕结局是死亡!他想起了项梁,想起了战死的江东子弟,想起了巨鹿城里绝望的眼神……一股决绝的火焰在他胸中轰然升腾!退?身后无路!进?唯死战求生!

“楚国的儿郎们!”项羽的声音骤然炸响,如同惊雷滚过沉闷的渡口,瞬间压过了风声水声,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卒的耳中!他的声音里没有慷慨激昂的煽动,只有一种斩断一切后路的、令人灵魂震颤的冰冷决绝:

“章邯、王离!就在对面!巨鹿城里的兄弟,在等着我们!我们的背后——”他猛地用马鞭指向来路,指向遥远的南方,“是刚刚诛杀的叛逆宋义按兵不动之地!是数十万秦军窥伺的退路!没有退路!唯有向前!”他顿了顿,目光如刀锋般扫过全军,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下:

“今日!破釜!沉舟!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