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新王拭剑

天朝魂 蓝兰预雨 2977 字 24天前

宣王紧握拳头,泥土硌得掌心生疼。召公的遗言、眼前的荒芜、臣子的分析,如同烈火灼烧着他的心。他知道,再守着祖宗那套虚伪空洞的“籍田礼”,不仅是自欺欺人,更是慢性自杀!

几天后,王宫朝堂。气氛凝重。宣王端坐王位,目光扫过下面心思各异、衣冠楚楚的贵族大臣们。

“众卿,”宣王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大殿,“一年一度的籍田礼,又要到了。”

一些守旧的老贵族脸上露出理所应当的表情,甚至开始盘算着这次又能捞多少油水(负责筹备礼仪可是肥差)。

宣王话锋陡然一转,如同惊雷炸响:“寡人决定,从今年起,废除籍田礼!‘不籍千亩’!”

“什么?!”

“废除籍礼?!”

“祖宗之法不可废啊陛下!” 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尤其是那些守旧派贵族,如丧考妣,纷纷跪倒一片,涕泪横流地反对。

宣王不为所动,眼神锐利如鹰:“祖宗之法?祖宗之法是为了劝课农桑,富国强兵!你们看看现在!”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压抑已久的怒火,“千亩公田,荒芜殆尽!农夫流离失所!国库空空如也!守着这徒有其表的礼仪,能变出粮食吗?能招来士兵吗?能让西北的猃狁、东南的淮夷不来抢掠吗?!”

这一连串质问,如同重锤,砸得守旧派哑口无言。

宣王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抛出他深思熟虑的改革核心:

“寡人‘不籍千亩’,并非废弃农事,而是要务实!其一,即日起,承认农夫开垦的‘私田’合法!只要向国家登记,按私田亩数缴纳合理的赋税(实物税),其耕种所得,由耕种者与土地占有者(贵族)自行议定分成,国家不再强制干预其耕种方式!其二,鼓励所有农夫,无论国人、野人(依附民),开垦荒地!新开垦荒地,五年内免赋税!”

(注:史载“不籍千亩”确切含义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宣王废除了徒具形式的籍田礼,并默认了对私田的承认和私有化的趋势。)

仲山甫立刻出列,大声赞道:“陛下圣明!此令一下,农夫必感念陛下仁德!私田合法,开荒免税,农夫有了奔头,必当尽心竭力!田亩增多,粮食增产,国库自然充盈!农人安居乐业,兵源亦可得补充!此乃固本培元之良策!”

尹吉甫也洪声道:“陛下务实之举,破虚礼而重实利,顺民心而强国基!臣附议!”

一些较开明的贵族和官员也纷纷点头表示支持。守旧派虽心有不甘,但面对宣王的决心和尹吉甫、仲山甫这两位新锐重臣的力挺,加上宣王抬出的“强兵御外”的大义名分,也只能暂时闭上了嘴。

“不籍千亩”的诏令,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沉闷已久的周王朝大地!这不仅仅是一个仪式的取消,更是一次对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僵化现状的勇敢挑战!它点燃了底层农夫心中沉寂已久的希望之火。

变革如破茧。敢于打破华而不实的陈规旧俗,直面现实痛点,尊重底层民众的生存智慧和改善生活的渴望,才能真正激发活力,为复兴注入源头活水。

.烽火砺剑 - 尹吉甫北伐定边疆(约公元前823年,盛夏,西北边境)

**核心事件:尹吉甫统帅大军北伐猃狁(匈奴前身),取得重大胜利,暂时解除西北威胁

“不籍千亩”的变革推行了几年,效果如同春风吹过冻土,缓慢却坚定地显现。登记在册的私田和新开垦的荒地面积明显增加。虽然贵族们依旧在想办法捞取好处,但农夫脸上的绝望少了,田间地头的劳作身影多了,镐京的粮仓也终于有了一点积蓄。国库不再跑老鼠,虽然仍不宽裕,但总算有了点底气。

然而,西北的天空,却始终笼罩着一片阴云——猃狁(xiǎn yǔn)。

这些来自草原的彪悍骑兵,如同贪婪的狼群。他们趁着周室衰弱,不断南下侵扰。烽燧台上狼烟一次次燃起,带来的都是边境村落被焚毁、百姓被掳掠杀戮的噩耗。凄厉的哭喊声仿佛隔着千山万水,传到了宣王的耳中,也撕扯着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大周。

“陛下!猃狁又犯边了!云中、朔方数村被屠戮一空!男女老幼……无一生还啊!”边境告急的使者浑身浴血,扑倒在宣王面前,泣不成声。

朝堂上一片死寂,继而爆发出愤怒的声浪!连那些之前反对改革的贵族,此刻也感到了切肤之痛——他们的封邑也在边境地带!

宣王猛地站起,眼中燃烧着怒火和决绝!召公的遗言再次回响:“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内”稍稍安定,囤积了一点粮草,训练了一支勉强可用的军队,是时候亮剑了!不是为虚幻的荣耀,而是为了守护那些刚刚看到一丝希望的边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尹吉甫!”宣王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

“臣在!”尹吉甫大步出列,甲胄铿锵。这位文武全才的重臣,早已厉兵秣马多时。

“寡人命你为帅,总领六师(周朝军队主力),北伐猃狁!犁庭扫穴,扬我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