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异星苏醒、方舟遗泽与群星归途

一艘方舟时代的科研船!它坠毁在这里多久了?

残骸大部分被沙尘掩埋,但一个主要的舱室裂口暴露在外。李维的意识小心翼翼地探入其中。

内部一片狼藉,各种仪器设备早已停止工作,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但在主控台的位置,一块应急能源似乎仍在微弱地运转,维持着一个内部数据存储单元的最低功耗状态。

那微弱的方舟规则波动,正是从这个存储单元发出的!

李维立刻将意识连接上去。

权限检测自动触发,但他那源自“”的最高权限标识,虽然微弱,却依旧有效——很快存储单元就解锁了最后残存的数据。

海量的信息碎片涌入他的意识,大多是损坏的,但仍有部分可以解读。

——航行日志摘要:这艘名为“寻道者7号”的科研船,于方舟主舰队失散后,根据一份古老的星图(与李维获得的坐标算法有关!),历经艰难,最终抵达了这个位于天鹅座、距离地球约2472光年的恒星系统。它们的目标是详细研究这个系统中位于宜居带内的一颗行星——开普勒-725c。

——初步探测报告:开普勒-725c,质量约为地球10倍,岩石金属结构,拥有稀薄大气(主要成分为氮气、氩气及微量氧气),表面温度范围(部分区域)可能允许液态水以地下冰层或短暂地表形式存在。其围绕的恒星开普勒-725与太阳光谱相似,年龄稍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记录:飞船在尝试低空测绘时,遭遇强烈的、源自地底的规则异常扰动(描述特征与“荆棘之种”污染高度相似!),导致引擎失灵,坠毁于此。坠毁前,它们发出了持续的求救信号(正是李维追踪的那个!),并上传了所有研究数据至核心存储单元。

——数据中包含了开普勒-725c的详细地形图、大气成分分析、重力场分布,以及……那个强烈规则异常扰动源的精确坐标!

李维的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开普勒-725c!一颗真实的、位于遥远星系的、可能具备一定宜居条件的系外行星!方舟文明在不知多少万年前就已抵达这里!但它们也在这里遭遇了宇宙“掠夺”者力量的污染?

这个恒星系统,这个行星,就是坐标算法指向的最终目的地?“回响之地”的通道,连接的并非地球内部,而是这个2472光年之外的星球?!

那塔莉亚和地球呢?他们怎么样了?牧羊人的全面消毒协议……

巨大的焦虑几乎要将他吞没。

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恐慌毫无意义!他必须利用这里的一切活下去,然后找到回去(或者联系)的方法。

他仔细研究着地形图和异常源坐标。飞船坠毁点位于行星背对恒星的半球,一片荒芜的高地。而那个规则异常源,位于星球另一面的一片广阔盆地深处,距离极其遥远。

以他现在的状态,根本不可能跨越如此距离。

他需要修复,需要能量。

他的意识扫过残骸内部,忽然定格在科研船生态实验区的一个破损的密封舱上。舱内,某种基于方舟生物科技的低等苔藓状生物竟然还在微弱地存活着!它们似乎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正从岩石中提取微量元素,并利用恒星的微弱光照进行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