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伏依常年与法兰西联姻,背后站着高卢人,连官方语言都掺着法语词汇,立场几乎与法兰西联邦绑定;
威尼斯表面上由奥匈帝国派来的公爵“象征性统治”,公爵府的旗帜每天准时升起,却连当地的税收都管不了——
实则背后是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角力,双方都想借威尼斯控制地中海航线,反倒让它成了实质自治的共和国;
热那亚能保持相对独立,则因它是地中海的商业枢纽,香料、丝绸、瓷器都要在这里中转,各国都想从它的贸易中分一杯羹,彼此牵制下,反倒让它成了各方势力妥协的“中立港”。
第四类是佛罗伦萨、卢卡、莫得纳这类小邦,虽说顶着“邦国”的名号,实则范围只够覆盖一座较大的城镇,加上周边几个村落,规模堪比大明的县级行政区。
它们既没有像样的军队,也没有独特的资源,只能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根本没有向外扩张的实力,连铸币权都要依附周边强国。
除此之外,西西里岛与科西嘉岛虽有几千人口,却只能算作“男爵领”——
岛上往往只有一座石头砌的城堡,再加上几百名靠种地、捕鱼为生的领民,连固定的行政机构都没有,连“邦区”的门槛都够不上,顶多算大贵族的私人领地。
提及意大利邦区,任谁都会生出几分疑惑:
若历史上真有过那个统一强盛、疆域横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如今这片土地不该是这般支离破碎的模样。
要知道,马其顿最初不过是巴尔干半岛上一座城市大小的势力,却能凭着铁蹄扩张成横跨三洲的大帝国,即便最终覆灭,也曾在数百年间长久维持着庞大的势力范围,连周边王国都要向它称臣。
可偏偏比马其顿更强盛的罗马帝国,如今只剩一堆四分五裂的邦区——
有归教廷管的,有被西班牙占的,还有靠大国撑腰的自治城邦,这不得不让人暗自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