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现在直接严惩刚刚立下大功的将领,恐寒了前线将士剿贼之心,让他们不敢再拼死效力。
崇祯沉吟再三,采取了敲打与调离的策略,他下了一道措辞微妙的中旨,先是重申了对曹文诏怀庆之功的肯定,随即话锋一转,严厉申饬其“驭下不严”、“行为失检”,最后谕令:“着曹文诏即刻卸任临洮总兵官一职,转授大同总兵官,克期赴任,不得延误。”
大同亦是九边重镇,总兵官职位看似平调,实则暗含玄机,大同地处宣大防线,直接面对关外的蒙古诸部以及正在攻略草原的后金。
大同的形势复杂,压力巨大,远不如在河南剿贼这般容易攫取军功,并且崇祯也有让曹文诏扼制一下草原上后金势力的想法,至于原来的总兵尤世禄,崇祯就没有再安排他当官,而是让他回榆林老家养老了。
与此同时,朝廷亦追究了山西剿贼不力的责任,巡抚许鼎臣被罢官去职,由戴君恩接任,这一连串的人事调动,既是平衡,也是警示,告诉文武官员,朝廷想要动他们是很容易的,做事做不好或者嚣张跋扈都是能治他们的。
接替曹文诏出任临洮总兵的是临洮副总兵李卑,这年他已经五十五岁了,从军三十年终于得到了总兵之位,也满足了他这一辈子的追求了。
李卑素以沉稳、谨饬着称,虽不如曹文诏勇猛精悍,但胜在服从指挥,且能约束部下,赴任前,李卑特意前往清化镇与曹文诏办理交接。
见到曹文诏时,他仍在帐中饮酒,对调任谕旨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李卑屏退左右,诚恳劝道:“老曹,大同虎狼之地,朝廷此举之意,你怎么不明白啊?
还望此去之后,收敛性情,谨言慎行,勿再授人以柄,我等为将者,终是朝廷臣子,朝廷百官俸禄皆是来自百姓,老曹以后勿要对百姓如此残暴了。”
曹文诏闻言,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哈哈大笑,用力拍着李卑的肩膀:“侍平兄弟,你多虑了!陛下那是信重我,让我去守更要紧的大同!
河南这些软蛋官儿,除了会写折子害人,还会个屁?老子走到哪儿都是凭刀枪说话!天下流寇未尽,陛下就用得着我曹文诏!这些文官他们能奈我何,能指挥我的文官只有洪制军。”
至于那些百姓,他更是没放在眼里,曹文诏这玩意忘记了他也是百姓出身,相比李卑这些还有字的将门,他连字都没有。
言语之间,对于纵兵祸害地方毫无悔改收敛之意,反而充满了对文官的不屑。
李卑见状,知再劝无益,心中暗叹,只得拱手作别。
曹文诏离豫之日,其部下曹兵依旧故态复萌,将清化镇及周边最后一番搜刮掳掠,方才“依依不舍”地拔营北去。
留下河南一地疮痍,百姓闻曹兵之名犹自股栗,而曹文诏带着他的骄横与自负,奔赴了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