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甘亭镇之战

幕僚刘师爷凑上前:"兵宪大人,当务之急是速速向太原求援。

宣大张制军已经调精锐的大同边军南下目前就在太原,麾下都是精兵强将,他要是及时来援,临汾或可保全。"

"对对对,快派人去太原!"郭竹征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猛地站起身,却又因腿软差点跌倒,"不,派三路人马,分不同路线去!一定要把求援信送到宋抚院和张制军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夜幕降临,临汾城头火把通明。守军紧张地注视着城外星星点点的营火,生怕义军趁夜攻城。郭竹征不顾众人劝阻,执意登上城楼巡视。

"兵宪大人小心!"亲兵突然将郭竹征扑倒,原来是下面义军看到城墙上有人对准上面射了几支箭,但是天黑了准头不行没射中但还是吓了郭竹征一跳。

"啊!"郭竹征惊叫一声,连滚带爬地躲到女墙后面,官帽歪斜,发髻散乱,狼狈不堪,再也没有心思巡视了。

回到衙门后,郭竹征一夜未眠。每当闭上眼睛,就会梦见城破后自己被乱刀分尸的惨状。

天刚蒙蒙亮,他就命人备好笔墨,亲自给太原写第二封求援信,言辞更加凄切:"...贼势浩大,城危在旦夕。

若援军不至,下官唯有以死报国,然一城百姓何辜..."

不久后,下面来跟他汇报塘兵已经派出去了。

郭竹征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不够不够,再派...再派..."

就这样,连续五日,郭竹征派出了十几批批塘兵。

而城外的义军每日都会发动佯攻,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偶尔还会推出几架云梯,做出攻城的架势,引得守军惊慌失措,消磨他们的精神,为之后攻打临汾创造条件。

在城下磨了十几天,王嘉胤终于接到探马报告,说太原方向有官军前来离这里还有百里路走的是北边甘亭镇那条官道,约五六千人,有三部人马分别是李卑的队伍、还有大同游击白安,山西镇参将虎大威,负责指挥的是宣大总督张宗衡。

终于来了,传令下去,其余掌盘的兵马继续围城,横营人马随我前往甘亭镇设伏!"

甘亭镇位于临汾以北三十里,镇外不远是一处河谷地带,两侧有不同的起伏路段,官道从中穿过,比较适合打一场伏击战。

王嘉胤将主力隐藏在两侧,又命王自用率两千骑兵埋伏在土丘后面,准备截断官军退路。

与此同时,张宗衡率领的六千援军正谨慎地向南推进,官军分为三路进军,两队之间间隔数里,打头的便是白安部和张宗衡的标营共三千余人,宣大标营才重建好,只有几百人没有什么作战能力。

白安部后方三里便是虎大威部,再接着就是李卑部,他们部队都交给了手下带领行军,自己则跟随在张宗衡身边。

大同游击白安骑着马来到张宗衡身旁:"制军大人,前方就是甘亭镇,这里地形看着容易设伏咱们是不是注意一点。

来支援的将领都认为解围归解围,解不到死的也不是自己陛下也只会怪罪守城的郭竹征,要是被流寇埋伏了战败了那就完蛋了。

张宗衡觉得也是这个理立马命令所有军士互相帮助穿上铠甲,再让自己标营派出斥候仔细搜索两侧山林。

山西镇参将虎大威粗声粗气道:"制军大人何必如此谨慎?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末将愿率本部兵马为先锋,直捣贼营!"

"虎将军不可轻敌。"张宗衡摇头,王贼嘉胤的实力不可小觑,你忘了之前在河曲你被克贼打败了的事吗,这王贼比克贼还要强几分。

这话一出听的虎大威满脸通红。

一旁的临洮副总兵李卑也附和道:"张制军所言极是,末将观此地地形,确为设伏良所,不如先派人探明虚实。"

就在此时,标营斥候飞奔来报:"报!两侧山林发现可疑动静,似有伏兵!"

张宗衡立即下令几个将军让他们回去控制住自己队伍做好交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