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吱——!”
沉重的彭城西门,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摩擦声,缓缓向内打开!
刹那间,所有汉军骑兵的目光都聚焦于城门洞。只见黑压压的周军士兵鱼贯而出,但他们并未摆出攻击阵型,而是迅速在城门外空地上列成数个整齐的方阵,刀枪归鞘,旌旗低垂。
气氛瞬间紧绷到了极点,汉军前锋的弓弩手下意识地抬起了弩机。
直到三个人影从周军队伍的最后方,缓缓策马而出。正是蔡坤、尉迟炯与贺兰祥。
尉迟炯与贺兰祥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同时一夹马腹,向前奔出数十步,然后利落地翻身下马。慕容绍宗见此情景,心中大定,立刻也甩镫离鞍,大步迎上前去。
就在尉迟炯与贺兰祥准备单膝跪地行归降之礼时,慕容绍宗抢先一步,伸出双手,稳稳托住了二人的手臂,脸上露出诚挚而爽朗的笑容:“二位将军深明大义,顺应天命,免去一场干戈,保全无数生灵,此乃大功一件!慕容绍宗代表汉王,欢迎二位加入大汉!从今往后,你我便是同袍兄弟,不必行此大礼!”
尉迟炯与贺兰祥见这位名震天下的汉军大将如此谦和客气,毫无胜利者的倨傲,心中原本的忐忑与屈辱感顿时消散大半,好感油然而生。尉迟炯拱手道:“败军之将,蒙汉王与大将军不弃,敢不效死力?”贺兰祥也闷声附和了一句。
慕容绍宗拉着二人的手,态度亲切:“二位将军过谦了。日后同在军中,还要多多倚仗二位之才。”三人就在阵前交谈起来,气氛颇为融洽。这让一旁摩拳擦掌、准备和周军作战的梁士彦,看得有些小小的失望,却又不得不佩服慕容绍宗的手段。
随后,在尉迟炯与贺兰祥的接引下,慕容绍宗率领部分汉军精锐,兵不血刃地进入了彭城,顺利完成了权力交接。
慕容绍宗当即以镇南大将军的身份,请尉迟炯与贺兰祥暂时出任他的副将,协助他整编部队,并筹划下一步收复淮州、对付侯景的战事。二人既已决定归顺,自然慨然应允。
而功成身退的蔡坤,则在交接完成后,向慕容绍宗告辞,带着宇文导的遗书和此间的详细情报,悄然离开彭城,快马加鞭,直奔许昌向汉王刘璟复命而去。
至此,汉军兵不血刃拿下南徐州,与原有三万骑兵以及收编的四万周军降卒,慕容绍宗麾下可战之兵瞬间膨胀至七万之众!兵锋直指仅有一水之隔的淮州。
消息传到淮州,那位一直拥兵自重、在夹缝中求存的“孤狼”侯景,顿感前所未有的压力如同泰山压顶般袭来。他盘踞的淮州,瞬间从相对安稳的割据之地,变成了汉军下一个可能吞噬的目标。
他站在城头,望向西北,眉头紧锁,心中开始急速盘算着自己在新的棋局中,该如何落子,才能在这惊涛骇浪中求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