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蒙古不同的是,忽必烈的性格显得沉稳了许多,他对阿术的失败,感到很是好奇,他想不通,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能以区区万余骑兵,打败四十倍于己的敌人。

为了得到真相,忽必烈曾把自己代入对方的视角中,地图上不停的推演,可得到的结果,总是惊人的一致,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想到那被大宋朝廷所封的镇南侯,忽必烈忽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他想立马与对方见上一面,想看看这个少年天才,到底是否如自己想像的那般妖孽。

可一想到自身的处境,忽必烈又是叹息不已。此时的他已经被蒙哥解除了兵权,就是有再多的想法,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就在忽必烈感叹自己时运不济的时候,他的帐中突然走进了一人。

只见来人一身黑色长袍,手持一把羽扇,一撮山羊胡,配上一双细长狭小的眼睛,让他整个人都显得精明十足。

这人名叫徐无尘,原是宋人,因屡试不第,这才投了蒙古。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被忽必烈看中,拜为了军师,从此一飞冲天。

“徐军师,你怎么来了?”忽必烈眼中的喜色一闪而过。

“王爷,我来给您道喜了。”徐无尘一脸笑意的说道。

“喜从何来。”忽必烈一头雾水,忙开口问道。

“王爷请听我慢慢道来。”徐无尘自然而然的坐在了忽必烈对面,喝了一口茶后,才慢慢的开口说道。

“阿术兵败襄阳,大汗蒙哥又在钓鱼城损兵折将,这极大的动摇了他们根基。大汗若是想稳定人心,恢复自身实力,只有再次西征。一但西征,大汗必然会重新启用王爷,防范南宋,到那个时候我们得机会便来了。

“军师的计策是养寇自重,增强己身。”忽必烈很快就明白了徐无尘意思。

“然也。”

见忽必烈还在犹豫,徐无尘再次劝道:“王爷,若想不被他人宰割,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否则,我们就是人家案板上的一块肉,想什么时候剁,就什么时候剁,而且我们就没有还手之力。就比如这次一样,大汗蒙哥的一句话,便解除了你的兵权,让您长久以来的谋划都变成了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