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日本第二集团军里的精锐部队,矶谷廉介和坂垣征四郎带领的师团,打从侵犯中国开始,就没输过一场仗。
(当然,因为老爷子缘故,这一次负责第五师团的人成了中将师团长筱冢义男,其余没有大的变动。)
回想年初的时候,日军一过黄河,到了齐鲁地界,简直没碰到啥正经抵抗。
那个军阀韩省长,直接吓得逃跑,济南就这么轻轻松松被他给让出来了。
于是乎,他们打算把台儿庄作为下一个要攻下的地方。
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
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
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它东边挨着沂蒙山,西边靠着微山湖,地理位置相当关键,
对徐州甚至整个江苏来说,就像是一道天然的防线。
从那时候打仗的局势来看,要是台儿庄被敌人攻占了,那徐州肯定也保不住。
这样一来,对整个抗日战争的局面都会特别不利。
我方军队和日本军队都明白台儿庄这场仗的分量有多重,简直就是“赢了就啥都顺了”。
至于双方的队伍对比,
主要是第二十军团的汤恩伯那一拨,还有第二集团军的孙捋军部队,
另外加上直属的炮兵团和东北军的333旅等等,加一块儿战士们大约有29万人。
这场大战的总指挥,是第五战区的司令官。
日军那边主要是第二军的第十师团矶谷部队,还有第五师团的筱冢部队,加起来大概五万人参战。
这场仗主要是华中派遣军的头儿畑俊六在指挥。
此时整个世界的局势都在风云变化,一部分欧美人的目光也被吸引到这个东方古战场上。
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下了判决书,中国这个农业国家拿什么赢人家列强?
从淞沪会战结束以后,很多人都认清楚了一个事实,
指望着人家施舍的和平是求不来的,打铁还得自身硬啊!
在第5师团和濑谷支队会合之后,台儿庄大战一触即发,(一部分还在临城附近对峙,并没有所有兵马一起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