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启发和颠覆

陈默抬起头,目光灼灼,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锐气:

“现在,我建议,目标不变,启界M5在2019年Q4量产时,依旧要实现这些功能。

这是我们对姚总的承诺底线。”

“但是——”陈默的声音陡然拔高,“技术路线,必须切换!切换到我们刚刚讨论的BEV+TranSfOrmer架构上!”

“为什么?”他自问自答。

“因为只有这条路,才能让我们在实现眼前L2.5目标的同时,为后续L3、L4的快速迭代打下不可撼动的基础。

才能在特斯拉、小鹏们还在优化他们的传统感知架构时,建立起真正的代差优势。

才能对得起我们‘华兴技术’这块招牌,才能在后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不仅仅是技术路线的选择,”陈默的语气变得无比郑重,“这是战略,是车BG智能驾驶业务未来五年的根基,是决定我们能否在智能汽车时代真正掌握灵魂的关键一役。”

至于为什么一开始没有确定好技术路线,这还真不能怪陈默。

是,他是重生者,但他都重生这么多年了,很多事情早已不记得。

这次要不是蒋雨宏和卞金鳞两人联合当起了大召唤师,让他死去的记忆忽然攻击他,也不会有这档子事...

...

会议室里,姚尘风放下笔的“啪嗒”声把卞金鳞从回忆中拽了出来。

他开了口,语气带着商人的敏锐:

“雨宏,金麟,你们的技术路径我非常认同也非常支持。

不过,我关心的是用户体验的‘显性化’。

特斯拉的NOA,用户一用就知道好,变道果断不墨迹。

我们的ALC,92%成功率听起来不错,但剩下的8%是什么情况?

用户会不会觉得‘傻’或者‘怂’?

这个‘好用’的临界点在哪里?

营销上怎么包装这个‘L2.5’?

叫‘准L3’还是‘高阶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