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当官儿了

王守仁眼睛一亮:“韩公子说的对,就这么写。另外,还加上朝廷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即将攻打洪都。”

“我开玩笑的,大人,百姓能信吗?”

“有官府的大印,自然会信。”

他把毛笔递了过来,又铺好一张纸:“有劳韩公子。”

我接过毛笔,手都抖了。我哪会写毛笔字啊,都不知道怎么握笔,只好推辞道:“王大人,我这两笔字,实在拿不出手。我口述,您执笔了。”

由我和伟大的王守仁共同草拟的讨逆檄文,就这样诞生了。王守仁看了两遍,满意地点点头,吩咐人抄写500份,秘密张贴。

傍晚时分,戴德孺和几名知府都回来了。

“大人,按您吩咐,调兵文书已经送出,军队也集结完毕。宁王打来,誓与他战到底。临江府在,人在。临江府亡,人亡。”

小主,

王守仁不慌不忙道:“谁说要固守临江府了,我们撤退。”

戴德孺彻底懵了。你巡抚大人信誓旦旦说要平叛,搞这么大阵势,现在却撤退了,没这么玩的。

“诸位,临江府离洪都太近,无险可守,一旦宁王攻来,一刻都守不住。”

“那我们怎么做,还请大人明示。”戴德孺道。

王守仁站了起来:“去吉安!”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第二天,王守仁带着我,还有100精兵先行出发,让戴德孺等官员在后统领大军、押运粮草。

王守仁一夜没睡,这阵儿看着有些神情疲惫。我问:“王大人,您伏案写了一夜,都写些什么?”

王守仁道:“我给各路勤王大军写公文。”

我奇道:“不是刚把调兵的文书送出去吗?”

王守仁笑道:“是啊。我这几十封公文,是给宁王看的。”

我彻底懵了,又搞什么?

王守仁道:“这些公文,我连夜派军卒送出去,并吩咐他们想办法被宁王截获。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我对各路勤王大军的部署,命令这10多万大军,于20日进攻洪都。并且还说,为避免伤亡,一定要等宁王出城后在开战。”

哪来10多万大军呢,哦,原来他是伪造的。

“王大人,您此举用意是什么?”

“自然是让宁王留在洪都了。宁王派先锋部队进攻九江,但大军仍在洪都。不能让他动,因为咱们调的兵还未到。”

“这就行了?”

“自然不够。我又伪造了与宁王手下将领的往来书信,我告诉他们,只要离开宁王投靠朝廷,就有高官厚禄,哈哈!”王守仁罕见地大笑了起来,像个孩子一样。

“大人,恕我直言,这办法也太直接了,宁王很容易识破。”

“宁王眼力有限,短时间内反应不过来。即使他识破了,也会生疑。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步,就得到吉安府,见到伍文定了。”

王守仁还有后招?我不由地暗中赞叹,这脑袋怎么长得。要是在当代,最低也是大学教授。

行军速度很快,午夜时分,已经距吉安不足50里。王守仁下令原地休息,走了一整天带半夜了,人困马乏。

我是累到虚脱,屁股生疼,大腿根都磨破了。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骑马。虽说有兵丁给我牵马,我只需要抱住马脖子,不掉下去就行。但一路疾驰,仍遭了大罪。反观王守仁,在马上稳如泰山。我严重怀疑,王圣人不是个读书人,倒是从行伍中出来的。

“报——”忽然有名巡逻的兵丁,急匆匆跑过来道,“报大人,前方发现一队人马,正全速开来。”

“哦?有多少人。”

“以火把判断,至少3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