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一行人是从老街市里的,地下工事开始巡查的。
在这里刘文几人先到达了,前世我军遇到的一个“硬骨头”位置。
那就是位于老街市区东侧,有一座高约为100米的山包。
这是当年高卢人在山中,修建出了一道长达550米的,水泥钢筋结构的地下坑道。
坑道分有上中下3层,建筑面积高达1500平方米。
地表上还设有十余座暗堡构成的子母堡阵地;人称“炮台山”。
这里也是后来79年,我军攻打老街的时候。
交趾残余力量,最后盘踞的地方。
刘文到了这里先站在高处,俯视四周。
发现在老街小曹地区,有一个无名高地映入眼帘。
如果要攻击这里,那么就得先攻占小曹地区的无名高地。
而后在那里建立炮兵阵地,从那里对此地实施炮击。
前世我14军40师118团,为攻坚主力团攻击到这里。
最后19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由于交趾残兵拒不投降。
40师指挥部命令发起强攻!
此时炮台山上的每一个射击孔,都被我军14军的高射炮、无后坐力炮或者40火箭筒封堵。
坑道里的残兵败将,根本没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我军118团工兵部队,带着爆破筒和火焰喷射器直奔越军射击孔,展开强攻。
这场战斗也使得炮台山,成为了老街交趾残部的最终归宿。
战后的统计显示,40师118团在老街歼敌500余人。
而在老街炮台山上,交趾军阵亡者人数不详,身份不详,成为了他们日后无法启齿的隐痛。
刘文很认真仔细的参观了,炮台山里面的各种设施。
并询问了一些补给问题,最后提出防守炮台山的重点,在于小曹地区的无名高地。
那里一旦失守,炮台山将暴露在对方的炮火之下!
其实刘文还真没有多少意见好提的,50年代大将军他们过来,支援抗击高卢的时候。
该教的、该说的、都说教过了。
他们那时候过来,那是真心的大公无私,毫无保留的传授。
刘文就是想让交趾军方,重视这两个地方,大量屯兵于此。
反正如今我国科技,比前世领先十年左右的水平。
再过十多年我军的武器装备,和前世八九十年代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