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汉家至高,谓之太一

走到坛心,汉武帝停下脚步。

内侍快步上前,双手捧着玉帛,低头躬身,将玉帛递到汉武帝面前。

汉武帝眼神余光下。

内侍的袖口绣着小小的 “汉” 字,双手举得与肩齐平,不敢有半分僭越。

汉武帝接过玉帛,深吸一口气,心底默念:

【这缣帛上的 “承天应命”,不是史官笔下的虚言。】

【是卫青、霍去病率铁骑踏出来的,是张骞通西域闯出来的,是天下百姓耕织支撑起来的。】

【朕今日告祭皇天,便是要让天地知道,汉家有资格承此天命。】

汉武帝面向苍天深深一揖:

“朕承天命,统御四海。”

“自登基以来,平匈奴、收南越、定西南,天下稍安。”

“今登泰山,告祭皇天。”

汉武帝顿了顿,玉圭微微抬起,赤绶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坛下百官齐齐躬身,甲士手中长戟轻轻顿地,发出整齐的 “笃” 声,如大地的回应。

【太一之神,自文景以来便受汉家祭祀。】

【朕幼时曾听太后说,文皇帝时,因太一庇佑,关中大旱三年而无饥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朕一统四海,当尊太一为汉家至上神只。】

【让后世子孙永记,汉家的江山,有太一护持,有万民支撑,不可动摇!】

汉武帝继续开口。

声音比之前更响,震得周围的云海都泛起涟漪:

“太一之神,至高无上,统御诸天,庇佑万民。”

‘自汉兴以来,食汉家香火,护汉家山河。”

“今朕在此立誓,以太一为汉家至上神只,岁岁祭祀,代代相传,永不废绝!”

话音落时。

天坛下万千臣民忽然齐齐跪下,玄色朝服与甲胄在青玉石地面上铺开,如一片深色的浪潮。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呼喊声从山底涌起。

顺着石阶向上蔓延,撞在山崖上,又反弹回来。

与云海的涛声交织在一起。

似惊雷滚过泰山。

连天坛坛心上的青铜鼎都在微微颤动,香灰簌簌落在玉帛上。

司马迁站在坛边,早已运笔如飞。

竹简铺在特制的木案上。

他握笔的手稳定如磐石,墨汁在竹简上晕开,字迹遒劲有力:

“元鼎五年,秋。”

“帝登封泰山。”

“柴祭天,望祀山川。”

“祀太一为汉家至上神,命太常寺定岁祀之礼……”

司马迁写得专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浑然不觉。

只偶尔抬眼,目光扫过汉武帝的背影,又迅速低下头,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封禅细节。

就在此时,天象骤变。

原本澄澈的天空,忽然有微光从东方亮起。

那是太一星的方向。

起初只是一点微弱的莹光,似烛火在暗夜中摇曳,转瞬便骤然放大,化作一道璀璨的银辉,从天际直坠而下。

见此,汉武帝心底掀起惊涛骇浪:

【怎会如此?】

【朕虽信太一庇佑,却未敢奢望真能得神明显应!】

【这星辉,这光柱……难道真是太一在回应朕的祭祀?】

【是在认可汉家的天命?】

不过瞬息,太一星已如一轮小太阳般悬在祭坛上空。

“是太一!”

坛下有官员失声惊呼。

下意识地起身抬头。

目光死死盯着那道光柱,连朝服的下摆扫过地面都未曾察觉。

旁边的同僚赶紧拉他一把。

他才回过神,慌忙重新跪下。

却仍忍不住用眼角余光望着天空,眼中满是震撼。

光柱中央,渐渐隐约现出太一神君的虚影。

汉武帝站在光柱下方,非但没有丝毫惊惧,反而面露狂喜。

心底的激动几乎要冲破胸膛:

【显圣了!真的显圣了!】

【这不是梦境,不是幻象!】

【太一神君亲降神迹,便是对朕毕生功业的最大印证,是对汉家天命的最硬支撑!】

【有太一庇佑,何惧后世有乱臣贼子?】

【何惧外夷再犯疆土?】

【汉家必将千秋万代,永镇山河!】

念及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