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介入坦克研发

原子能潜艇的研制速度会大大增加,这并不稀奇,但增加那么多,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估计是又阉割了一些东西吧。”李暮很快想明白过来。

他虽然也会因为技术原因,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给删掉,以降低研究难度和减少研究时间。

但不会让其整体质量下降太多。

可彭时录等人不一样,在“先有再好”思想的指导下,肯定是想着先把原子能潜艇拿出来。

“这个消息实在是令人惊喜啊,沈院长,还请您务必替我向那边的同志们表示祝贺。”李暮郑重道。

不管怎么说,原子能潜艇搞出来,是一件好事。

有磁流体推进器这个大杀器在,哪怕阉割再多,遇上国外的先进潜艇也有着一战之力,这就足够了。

一旁的秦风笑吟吟道:“现在知道我为什么非要办这个庆功宴了吧!”

玄鸟-1直升机加原子能潜艇。

二者哪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足以左右一国军事影响力的重器、利器。

更别提两个一起。

周围的老将领们眼神火热至极,道:

“有了原子能潜艇,咱们的海军,也能扬眉吐气了!”

“谁说不是呢,M帝、运输大队长老是派人在海峡来来去去,和走自家的门口似的,就该给他们些苦头吃。”

“说得没错,等原子能潜艇出来,一定要狠狠干他娘的几次,让他们长长记性。”

……

都是军队出身,众老将领们说话也是直来直去,谈笑间便敲定了计划。

这让秦风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他倒是也挺赞成这个想法的。

以前是打不着也打不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M帝和运输大队长的舰船在海峡那边耀武扬威。

现在有机会,不给他们吃点苦头怎么能解气。

……

众人热闹了好一阵,才在秦风的示意下安静下来。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眼中火热的光芒却怎么藏都藏不住。

见状,秦风笑道:

“该怎么打咱们先不着急讨论,今天是李顾问的庆功宴,咱们可得将他陪好。”

“说不定他一高兴,又弄出什么大宝贝来呢。”

“你们是不知道,他出差一趟的功夫,在三省搞出了什么样的动静……”

他将李暮在三省办的事情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钢铁冶金数据库且先不提,他们一时也搞不清楚其具体的作用。

但万吨挤压机和30000吨模锻水压机这两个东西的作用,他们可是十分清楚的。

上面为什么要特地下发文件,调集全国的科研力量研究,不就是因为它们能对工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吗。

九大设备,李暮一口气便解决了俩,不得不让人敬佩。

“有李顾问,真是我夏国之幸啊!”一位老将领忍不住感慨道。

其他人也不由纷纷点头,出言夸赞。

要是哪一个国家能有这样一位厉害的科学家,恐怕做梦都能笑醒。

面对众人的赞扬,李暮谦虚道:“大家过奖了,只是初步建立了研究计划而已,离成功还早着呢。”

按照他的预计,怎么也得一两年的功夫才能将原形机搞出来,而且还是阉割再阉割的版本。

毕竟九大设备每一个都是工程极为浩大的研究项目,哪怕有着详细的资料,想要迅速搞出来也不容易。

一旁的郭默听到这话,不由笑着插话道:“大家可别信他这话,每回都这么说,每回研究速度却都快得吓人!”

他算是非常了解李暮的了。

郭默继续道:

“通常来讲,他说有点难度,那就是没有难度,说比较困难,那就是遇到了点小问题。至于说十分棘手的时候……”

说到这里,他忽然顿了顿。

“会怎么样?”沈华清主动担任起“捧哏”的位置。

郭默这才笑眯眯道:“那就该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研究方案,拍在桌子上叫人照着研究了。”

听到这话,众人先是一愣,旋即俱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不至于不至于,我哪有这么厉害。”李暮一时哭笑不得,却也没法反驳。

仔细想想,好像事实确实如此。

十分棘手的问题,往往其他研究人员用大量的时间去突破。

那他肯定不能坐视不管,只能出手解决。

没想到搞着搞着,竟然被人总结出经验来了。

……

众人说话的功夫,时间也到了中午。

秦风和秘书说了一声,让后厨上饭。

然后叫上众老将领从屋里搬来桌椅,在院子的空地拼成一张大桌子。

也不讲什么身份高低,连秦风都亲自上手搬。

但在排座位的时候,众人小小地争执了一下,都想坐到李暮的旁边。

论级别,他们都差不多。

讲功劳,谁家里还没有满墙的勋章。

说到最后,眼看要演变为个人武力的比拼。

秦风终于站出来说话,一锤定音,干脆不排,把桌子分开,众人才偃旗息鼓。

不多时,饭菜便开始被警卫端着上来。

满桌子的肉菜,令人不禁食欲大开。

一边招呼着李暮坐下,秦风一边道:“能吃上这么多的好东西,我们也算是沾了李暮的光了。”

听到他的话,周围被分出去的老将领们原本颇有微词的表情也缓和了不少。

实话实说,他们平时吃的,确实十分一般。

虽说不至于吃不起肉,但也不可能和现在似的,满桌子都是,敞开了吃都没关系。

不过也有人道:

“领导,咱只有吃的,没有好酒呢。”

“是啊,我们还想着敬李顾问几杯呢。”

“您可别舍不得啊,李顾问立了那么大功劳,连口好酒都没有像话吗。”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开口嚷嚷着要酒喝。

从军这几十年,不沾酒那是不可能的。

虽不至于无酒不欢,但高兴的时候来上两口,已经成为了不少人的习惯。

闻言,秦风笑着解释道:

“胡说八道,我会舍不得酒?”

“是李暮从来不沾酒,我才没有上。”

“你们一个个的,要是都上来劝酒,他肯定抹不开面子。我这是防范于未然。”

他一直记得李暮不喝酒的习惯。

所以提前做了安排,没有准备酒水。

毕竟在场的都是夏国级别十分高的将领,且对国家有着极高的贡献。

即便李暮不敬他们的身份,也要敬重他们的战功。

这么多人,要是都来劝酒,难道李暮真能一杯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