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分歧只在于,什么时候推行,以何种方式推行。
石亨沉吟许久,答道:“陛下,此事太过重大,末将需要一些时间考虑,才能给予答复。”
“不过,在短期内,陛下所设想的比武大会恐怕难以实现。”
“最快也得等到明年,这场比武大会才能举办,筹备工作极为繁琐,实在难以迅速完成。”
朱祁钰点头表示理解,并未急于催促。
他已经将此事写成书信,交给锦衣卫火速送往关外,呈递给于谦。
于谦收到信后,仔细推敲明白了这件事,再回信给皇帝,这个过程必然需要不少时间。
比武大会确实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筹划好的。
像这种大事,先好好琢磨,多做些准备,终究不会有坏处。
两人沿着军道一路走着,存放的地方,井然有序,都被妥善保管,丝毫没有问题。
朱祁钰点点头,继续前行,查看的情况,这次发现了一点小瑕疵。
大约一眼就看出端倪。
朱祁钰随口说了一句,石亨立即拍胸脯保证,日后必定注意,此事便告一段落。
毕竟只是一件小事罢了。
若是有人倒卖,以次充好,把好货拿去换劣质的破铜烂铁,朱祁钰自然不会是现在这副态度。
到这里,巡查军营基本结束了。
只剩下最后一处,即粮仓,需要皇帝亲自巡查。
朱祁钰忽然停下脚步,严肃地注视着石亨。
“石总兵,如今于大人不在,你得承担起重任。”
“军校即将开学,究竟谁能成为第一批学员,是时候拟定一份名单了。”
“这项工作,朕交给你。”
朱祁钰将拟定军校第一批学员名单的任务交给石亨,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最适合做这项工作的人当然是于谦,无论在忠诚、人品还是能力上,于谦都是无可挑剔的最佳人选。
或者说,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后最理想的人选,除此之外别无他人。
然而于谦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而且现在人在关外,距离京城太远,实在无法拟定这份名单。
朱祁钰手下可用的人不多,值得信任的更是少之又少。
有能力提供一份合格名单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他反复权衡,最终发现自己唯一能选择的人只有石亨。
唯有此人,对九门驻军足够熟悉,还亲身参与过京城保卫战,清楚哪些人真的立下了功劳,哪些人只是滥竽充数。
他有能力给出一份相对公平公正的名单!
也只有石亨,朱祁钰稍微了解一些,不像九门驻军里的其他高级将领那样让他完全陌生。
朱祁钰对他们虽然有所耳闻,但并未深入接触,算得上是熟悉的陌生人。
因此朱祁钰最终决定让石亨来撰写这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