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仔细再想想,似乎苏氏一门二杰,新帝的先祖苏洵也有点嫌疑——毕竟谁家正经人是一门二杰的?!
再往前去找,那不就只要建安二曹了吗?
等等!好像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那也不是省油的灯,直接就逼得汉献帝刘协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魏。
如此一想,倒是跟新帝家风很是相同。
朝中文武百官都自以为看透了一切,当然文臣是因为不想死,武将那就是单纯的敬仰和感恩。
毕竟在经历过大宋重文轻武的摧残之后,实行文武并重,还亲自让岭南温家出手将他们脸上的刻字给去掉,并下令废除黥刑,让武将士兵都不再受辱,可谓是一大收服人心的仁义之举。
就连还在为人耿直的士兵韩世忠,以及还在曾为了报效国家而四次从军的岳飞都忍不住夸赞新帝的仁善。
再加上后面新帝对军中制度的改革,就单是朝堂定期发军饷这一举措,便不仅让将士们摆脱被辱的困境,还缓解了七尺男儿经济上的窘迫。
于是当新帝的一番有意北伐,并誓要斩杀金辽收服燕云十六州的凛然大义之言传到军中时,那就是所有将士都立志要建功立业,磨刀霍霍向贼寇!
金风细雨楼里的所有人都被苏梦枕打散分配到各个重要岗位上,比起一向都是勾心斗角的大宋朝堂,新朝文武并重的朝堂风气,才是真正的君臣相得。
诸葛神侯那是一辈子都不曾见到过这番场景,毕竟就算他军功赫赫又有恩于那位天子,但那些文臣连天子都敢对脸喷,更别说是尊重他一个武将。
于是诸葛正我最常见到的就是文臣眼高于顶的下巴,直接连鼻孔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件事一直都是诸葛正我隐秘的烦恼——该如何劝导同朝为官的人别用鼻孔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