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农妇抱怨镇上的粮价整整翻了一倍,原本打算再买些粮食的,现在作罢了。
几个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娘藏头露尾、羞羞怯怯地说着什么‘你什么命格?’、‘去看过媒人了没?’、‘定亲’之流的话。
没多久,几个农妇也掺和进来。
“倒忘了这回事。我听说,那温家少爷已经物色出合适人选了?”
“物色出了,我娘家嫂子家的闺女命格不错,一直和媒人那边儿没断了联系。昨个去镇上,媒人告诉我嫂子没戏了,已经选出四个命格上佳的小姑娘了。剩下的,就看温家怎么选了。”
“四个,那温家选完也还剩三个啊,哎,知道是哪四个不?我儿子今年也十五了,好相看媳妇了。”
“有你这想法的人可不少。不过呀,便是人家嫁不进温家,凭着上好的命格,也能嫁的不错,你家那条件,娶得上媳妇就不错了,还要挑好的……”
“哎,你怎么说话的,我家的条件怎么了……”
“别吵别吵,我知道那四个人的消息。一个是河东村村长的孙女,一个是镇上富户的女儿,还有个官家小姐,身份家世一个比一个好。
结果前两天忽然又冒出来一个,据说命格比这三个人好了太多,前面三个人根本没有可比性。
不过,媒人为了不得罪其他三家,就把四个人都报过去了,让温家自己选。”
……
木婉青听得无趣,索性发起呆来。
到了镇上,她按计划先去了集市上。
这时候上好些的位置早都被占走了,她挑了个临近街道的位置,旁边是卖手帕、香囊、布鞋的老妇人,卖糖画、糖块的老者之流,看着都是好相处的。
她取下背篓,摊开麻袋铺在地上,取出干净的布袋打开,露出里面新鲜的莲子,又取出几个莲蓬摆在一旁,便算是开张了。
不过这边人不多,只是偶尔有人从街上走过会停下看一看,看了也未必会买。
木婉青倒不着急,一旁摆摊的老妇人、老者也不着急,几人看着不像是来卖东西,倒像出来透气放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