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千万别去学那些慢郎中。”
孟珍珍:噗~
……
次日上午,办公室。
戴老师眉飞色舞地走进办公室,自从他的头发剪短了以后,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许多。
“小孟,你那个防治尘肺病的十条措施有两条通过了!”
“真的?”孟珍珍眼睛一亮,申请报告打了有快一个月了,一点动静没有。还以为要石沉大海了呢,这下总算见到水花。
“对,盘花市五月份刚刚来了个姓宫的高官,对矿区的工作特别重视,你看这才几天,你的报告就被回复了。”
原来一个月有回音已经很快了吗?
戴老师把那张同意回函拿了出来。孟珍珍看了一眼“设立竹质口罩撑加工厂”和“统计分析矿工中的高危人群,每年进行多次尘肺筛查”这两条被单独拎出来第一批优先进行。
这张回函的字体十分漂亮,四平八稳,属于庞中华那一挂的。
跟四十年后流行的奶酪体、翩翩体不一样,大气很多。
“我们有了这张条子就能开厂?”孟珍珍捧着这张薄薄的纸,觉得有些迷惑,“钱呢?人呢?工厂的地方呢?”
“没有这么快,上头会派人下来考察,规划,然后启动项目,怎么也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吧。”
戴老师捋了捋自己微卷的刘海。
“嗐,三个月,黄花菜都凉了,”孟珍珍扶额,
“戴老师,这个口罩撑子是一个叫刘灵凤的手工艺匠人设计制作的,我们不能忘了她呀。”
老戴但笑不语,这种事,谁说得准。
孟珍珍还待他口头落实姆妈的工作呢,一直没得到答复。她转过去一看,只见老戴正如对待生化武器一样,用一支笔小心翼翼地去揭开盖在自己杯子上的报纸。
他的嘴唇紧紧抿着,仿佛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无论看到什么叫人头皮发麻的场景都面不改色。
很快地看了一眼,他陡然睁大了眼睛,把杯子拿在手里,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还闻了闻。
这时杜止美把意见箱捧进办公室,直接在孟珍珍的办公桌上方打开,把群众反馈的邮件倒了出来,一星期的量,足足有几十封,
“别看了,戴老师,那是我洗的,”她瞥了一眼老戴看杯子的傻样,
“为了谢谢你帮我改表格,我打算帮你洗一个星期的杯子。”
“一共八个表格,我帮你改了七个,你好意思只洗一个星期?”戴老师听说杯子是洗过的,赶紧张罗着把别人孝敬的好茶拿出来。
“得寸进尺。”杜止美掉头就走。
戴思杰拿起杯子也走了。
留下孟珍珍对着回函发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