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页

可是军队的人数虽然变多了,但也代表着后勤压力进一步扩大了。

大明朝每攻占一个府库,都能够发现里面的军粮根本没有多少,顶多只能维持那座城池守军,半月到一个月的消耗,再多就没有了。

再去向城中各大粮店购买,却发现那些卖粮食的也没多少量,他们卖的粮都是官方配置,也没多少。

整个御国境内竟然实施了粮食配给制度,连军队都是这样。

如今大明朝攻占了诸多府县,自然不能打下地盘,后丢在一边不管。他们是朝廷的正义之师,自然要派下官员下来抚训民情,稳定人心。

所以大明朝没打下一个地盘,都有随军的官员充当当地的父母官,然后搭建起了一个基本的行政框架,慢慢的开始了恢复民生工作。

可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本地的粮食不够吃了,只能够维持半月或者一个月。如果这段时间不能将粮食调过来,那么当地就要闹饥荒,所有百姓都有可能饿死。

大明朝除了百万军队之外,又增添了数百万等待补助的平民,负担更加重了。

第475章逼迫

因为军粮紧迫,大明朝的军队不得不加紧进攻,朝着御国的防线进行了更为猛烈的打击。

这么做不但能够给他们庞大的军队人数减减圈,以此减少消耗的军粮。更能够趁着御国如今军力大减,军心动荡的时刻多取得一些战果。

就在大明朝军队接二连三发动的数波凶猛攻击的时候,他们却骇然的发现,对面御国的防线在人数变少之后,反而变得无比坚固起来,任他们如何进攻,都没有半点动摇。

不信邪的大明朝统帅,又死命的催动麾下部队连攻数次,却还是无功而返。

到了最后,哪怕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对面的防御,确实比之前强了无数倍。

就这样在死伤了十余万军队之后,大明朝的军队士气骤降,不得不休整了起来,双方战线一时之间陷入了平静。

之所以会有如此战果,主要是因为之前的防线有太多的带路党,御队之中有很多反骨仔,一个个都心向对面的大明朝王师。

结果这些王师一到城下,个个反正投降,这才造成了大明朝军队一来,月余之间就连攻数十座城池,夺了近一省之地的战果。

其实有这种结果并不意外,之前御国之所以接连迅速丢城失地,主要就是因为军中的叛徒太多,军队大多没有战意,根本不想与对面的大明军队打仗,这才导致一下之间丢了八个府的地盘,形势大为恶化。

不过如今这些心思不定的士兵被调走,剩下的都是对御国忠心耿耿的士兵,用他们来防守坚固的城墙,自然是稳妥的很。

前线的战争就这样慢慢的胶着下去,双方你来我往,大明朝的军队虽然整体上处于优势,并且随着战争的进行,慢慢的蚕食玉国的领土,但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也没有刚开战前的那帮迅猛。

目前大概保持一个月吞并一个府的地盘的进度,不算慢,但也不算快。

钟御的御国有着83府的疆土,除去之前被大明占据的九府之地,还剩下74个府的地盘。

以一个月一个府地盘慢慢丢过去,钟御能够撑他六年。就算随着地盘的丢失越来越多,后面大明朝的速度会明显增加,但无论怎样,撑34年也是可以的。

前线的战争就这样慢慢的进行着,双方都只是将战争的层次维持在低层次的士兵上,出手最强者也不过是五阶而已。

双方各自的高手就像六阶以上的强者,根本没有一个出手,都是充当统帅,指挥那些炮灰士兵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