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昔年,有一位神秘的僧人,号“斗酒僧”,一生为儒、为道、为僧。

华山论剑之后的某日,斗酒僧与王重阳斗酒,胜于王重阳。王重阳便把《九阴真经》借给斗酒僧看。

斗酒僧认为,《九阴真经》只重以柔克刚,以阴胜阳,不及阴阳互济之妙,于是投身少林,在四卷达摩手书的《楞枷经》行缝中,以中文写下自己结合佛道心得所创的《九阳真经》。于是,《九阳真经》就顺理成章的出现在了少林寺藏书阁之内。

殇休这一次上少林寺,本就是为了《九阳真经》而来,说是“为武”,一点都不差。

而那《九阳真经》又是记录在《楞严经》之上的,已经算作了《楞严经》的一部分。所以,也可以说,殇休是来看佛经的。

苦乘听了殇休的话之后,不由嘴角一翘,面色缓和的说道:“殇施主,你倒是挺直接的。可你之前又为何告诉知客僧,你是来看佛经的呢?”

“先看佛经,再找机会去藏经阁看看,”殇休丝毫没有理会神色越来越古怪的苦乘,接着一脸好奇的问道:“方丈,你这寺里,除了罗汉剑法、达摩剑法、以及韦陀伏魔剑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剑法啊?”

“没有,”苦乘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而后又满脸疑惑道:“殇施主,你为何只问剑法?要知道,我少林七十二绝技里面,还有很多远胜于这三门剑法的武功。施主,难道你就不心动吗?”

按理来说,苦乘此时应该直接出手,将殇休和曲铃儿擒住,或关押,或驱逐。反正不会是像现在这样,好声好气的说话。

也许,苦乘是因为当初‘苦工头陀’判寺一事,所以处事手法变得柔和宽容了许多;也许,苦乘只是年纪大了,想找个人聊聊天;也许

不过,这些都和殇休没关系,他只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已,根本不会受别人态度的影响。

就如此时,殇休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目的,而且还以一种最堂皇的姿态,说了出来。

“我是一个学剑的,”殇休拍了拍腰间的剑,然后抬手虚点了一下苦乘身旁小桌之上的一叠佛经,笑道:“你是一个学佛的。可无论学什么,无论你天资多么卓绝,都需要专心。”

苦乘眼中光芒渐盛,连连点头赞叹道:“好、好、好,殇施主,好气魄!好见识!好心性!”

殇休嘴角微翘,淡淡的说道:“你接下来如果想说,我与你佛有缘,那我就会刺你一剑。”

他的手,没有摸上剑柄。可他的语气,却是十分的坚决,让人丝毫不敢怀疑他的话。

苦乘面色一滞,随即又摇头轻笑道:“殇施主,你若想参阅藏经阁之内的剑法,还真得先刺老衲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