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不到一炷香功夫,殇休便已将配方录写完毕,并在夜幕快要降临之前赶到苦戒那里,将配方交给了苦戒。苦戒见天色快暗下来了,便邀请殇休在寺里暂住一宿。可殇休何等人物,一眼就看出苦戒心中的想法,却是想让殇休再做一次素斋,看来苦戒已经被美食俘获了。
殇休拒绝了苦戒的要求。毕竟此时已经临近绣花大盗的剧情开端,说不定下一刻金九龄便会到苦戒这里来。殇休此刻还不想见金九龄,以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到时候处理起来麻烦,浪费时间和精力。
不过殇休并没有回客栈,因为他准备突破了。他不知道自己突破之时会是什么景象,若是在客栈那种人多的地方做这种事的话,到时候他的精神一个控制不住,便会将那个范围内的人全部冲击成白痴,这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至于说为何会这么快便突破,却原来是今天和苦戒说的那一番“推倒佛像”之类的话所引起的。
那番话不仅是对苦戒说的,也算是对殇休自身武道的一个梳理:修炼天下剑法,如同铸造佛像;剑法融会贯通,便是推倒佛像;创造剑法的过程,就像是一个一个的丢掉佛像;剑法创出、并完善的过程,就好似为自己铸成一尊完美佛像的过程;最后剑法突破极致,便是将自身的佛像推倒、丢掉,进入“无我无佛”、“无我无剑”的境界。
这就是大造化!苦戒若真的参透了这一切,便可真正成为一尊活在世间的佛。到时候,苦戒的武力,也必将与现在的西门吹雪并驾齐驱,共同处于这个世界的众生之巅。
当殇休说到那“无我无佛”四个字的时候,他的精神突然随之一震,接着,他便感觉自己好像飞起来了一般。
那一刻,他的脑中所思所想,皆是武道真理;眼中所见所观,遍布剑法精义。他知道,他快突破了,而那属于他的绝世剑招,好像也有了头绪。
可这些并不影响他学素斋、找食材配方。毕竟像他这种自然而然突破,总会有一些缓冲的时间,利用这点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总比枯等要好。
而且,做其他的事情并不影响他的修炼。像司空摘星之前说“殇休所做的那些事情对于他自己来说是浪费时间”,这句话其实是错的,至少殇休的其他几个朋友就不会这么认为。因为他们知道,殇休早就把剑练进了身体之中,练进了骨子里,练进了精神里
可就算做到了那种地步,殇休也并没有打算将自己练成一柄剑,他是个人,一个最真的人。
对国家“忠”,对朋友“义”,对父母“孝”,对兄弟“悌”,忠义孝悌,便是一个最真的人。
殇休做到了自己的极致:清除倭寇,还天下太平,而不惜身负屠戮众生的罪业,是为“忠”;暗中为朋友劳心劳力,为他们讲解武道至理,而不求回报,是为“义”;虽无父母,可有老院长,殇休不愿为其增加负担,而自主独立,是为“孝”;他能不忘初心,十几年如一日的资助孤儿院,让其中的孤儿能健康成长,是为“悌”。
虽然他所做的一切,在有些“聪明人”眼中,就是一个傻子在犯傻而已。可他愿意,他乐意,他就是这么一个单纯的傻子。
而现在,这个傻子已经踏上了众人眼中的绝巅,可他依旧还在犯傻。他抛却了“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他抛却了“众生膜拜,万家香火”,他抛却了“清风明月,笑傲江湖”不,他从不曾拥有过,何来抛却?他根本不将这些东西放在眼中,他所做的一切,只是“诚于人”罢了。
可他还是一名剑客,必然要“诚于剑”,人做到了极致,可他的剑,还未到极致,所以,他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