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不排除信使在中途发生意外的情况,所以只依靠人力传达信息,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还容易泄密。
平时尚且如此,倘若一旦开战,问题将更加棘手,战斗的情报需要几天才能传到张云天的耳朵里,当他做好决策增调兵力的时候,只怕前线早已沦陷,战场形势瞬息间千变万化,这样的通讯效率也不利于主帅运筹帷幄统御全局。
所以张云天再次返回主世界,采购了一批电台对讲设备,分配给各个分教,和传教士,用以统一调度。
电台在平原地区的传播距离可以达到数百公里至上千公里远,如果想联系更远的距离,可以在传播范围内将一个电台设为中转站,这样就像下跳棋一样,一个一个越传越远,虽然如此一来通讯上会略有延迟,但这几秒钟的延迟和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路程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钱江的训练很是高效,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五十名传教士就已经训练完毕。
张云天给每名传教士发放了两大木桶治病用的神水,两套通讯电台,一个用来祈雨的人工降雨炮,还派遣了三十名配有除妖火铳和大刀的剽悍尸卫随行,这样配置,就算是小股的清军都未必是对手,就更别提那些早被真神教吓破胆的山贼了。
又过了大半年的光景,真神教凭着惩恶扬善,救济黎民的宗旨,配合神水和人工降雨的神迹,已经深深扎根于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两湖和两广等十数个省份,信徒的数量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佛教和道教,一越成为华国的第一大教派,教众钱粮无数,各地暗伏的尸卫统共三万余人。
随着真神教势力的急速膨胀,张云天一统天下的野心也越加强烈起来。
此时已是公元1861年秋,咸丰帝只当了十一年的皇帝,就在避暑山庄病逝了,享年三十一岁。
他的六岁的独子载淳继位,年号祺祥,没过两个月,慈禧联合恭王奕?,发动了辛酉政变,两人暗通,除掉了载垣、肃顺等八位咸丰钦定的顾命大臣。
年号又从祺祥改为同治,暗寓两宫同治的意义,从此二十七岁的慈禧,走上了垂帘听政的政治舞台。
再过不了多久,清廷将会集中兵力清缴太平天国,一场巨大的动荡即将在华国的大地上拉开帷幕,同时参与到这场巨变中的,还有真神教的教主张云天,他的举义,将会彻底改变华国的历史!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四十一章谋天下(五)(三更送到)
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今天四更差了一更,明天继续三更)
内廷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内,小皇帝一脸紧张的坐在龙椅上,他这个年龄本应是学习嬉戏的时候,却被硬推到了一国之主的位置上,面对年龄是自己好几倍的王公大臣们,心中难免有些拘谨。
小皇帝的后面挡着一个金色的纱帘,里面端坐着慈安和慈禧两位太后,虽然是太后,但是年纪却都不大,慈禧太后二十七岁,慈安太后更小,才二十四岁。
厅堂内以恭王奕?为首,站着包括桂良在内的一干军机大臣。
清朝的皇帝并没有像电视中演的那样天天都上早朝,群臣三拜九叩的依序觐见,事实上清代没有专门的早朝,尤其是康熙、乾隆之后的帝王逐渐疏懒惫惰,到咸丰年间“御门听政”废止,到了同治的时候,每日早起只由军机大臣向皇帝奏事,少则一两个人,最多也不过七八个人。
“启奏陛下,慈安,慈禧皇太后,两江总督曾国藩大败长毛贼,收复安庆府,并上奏举荐太常卿左宗棠升任浙江巡抚以克闽浙长毛!”
桂良向前一步,不急不缓的奏道。
小皇帝当然没什么主意,只是呆呆的坐在那里,身后的慈禧太后说道:“这曾国藩倒有些本事,训练湘军才短短几年,就已经战功赫赫了,果真是个大才,他所举荐之人,想必定会有些谋略,不知妹妹意下如何?”
说着,她转头轻轻的问了问慈安太后,慈禧虽然是同治的生母,但慈安才是咸丰帝的正牌皇后,所以有些事无论从名分上,还是形式上,慈禧做得还是比较收敛,不敢专擅。
慈安太后品性端庄温婉,对这些政事并不感兴趣,在这里坐着也不过就是摆摆样子而已,所以无可无不可的淡淡说道:“姐姐所言甚是,就依姐姐之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