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怎么说呢……”年九零稍稍思考了一下,“这么说吧,流星体一般都很小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毫米级以下的,质量基本在十克以下,这样规格的流星体会对仪器设备、舱外服造成严重的损伤,不过,它的穿透力并不强,只要待在室内,就能彻底规避掉。然后剩下的不到百分之五里,绝大部分的尺寸又都在5厘米以下,像砸坏保温盒的那颗流星体,我估摸着直径也就一厘米,可能还是冰石混合体,刚刚砸穿月球车的那颗,我猜,也就婴儿拳头般大小,威力虽大,但想穿透我们头顶上五六米厚的月壤,那还远远不够格。总之,这里很安全。咱们之所以搞这么大的阵仗严阵以待,为的就是应对不太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比如米级的流星体的撞击。”
“万一碰上了呢?”老李徒弟问。
“那只能认栽了。”年九零说,“不过,米级的流星体,在一定距离内是可以提前被气象站的监控系统发现的。”
“所以能提前得知落点?”老李徒弟问。
“嗯,尺寸在十米之内的米级流星体,可以提前几秒钟被发现吧。越大的,可以越早被发现。”年九零说。
老李徒弟目瞪口呆,别说十米了,一米也够呛啊,他记得年九零不久前提到的例子,一颗四五十厘米的流星体,就砸出了一个直径二十米的大深坑……所以,提前几秒钟发现能来得及干嘛?关上头盔面窗、钻到桌子下面么?
“不过,碰上米级的流星体,比你连中三次五百万的几率还要小。”年九零笑道,“怎么,难道你对自己中五百万这么有信心?”
“这……”老李徒弟语塞。
“再说了,有地球这个挡箭牌在,月球一般也不会遭受到米级大尺寸的流星体的撞击。”年九零说。
老李徒弟眉头一皱,“是月球为地球挡了不少小天体的撞击吧?月球上密密麻麻的陨石坑就是证据啊,尤其是月球背面,陨石坑更密集……”
“你这个逻辑不成立,”年九零摇着头说道,“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层,也没有地质运动,那么地球上的陨石坑的密集程度绝对要比月球高出很多。站在地球的角度上看的话,最重要的挡箭牌是木星,而站在月球的角度上看,最合格的挡箭牌是地球。”
老李徒弟将信将疑,“这样吗?”
“是啊。”年九零点点头,接着说道,“而且,气象站还有一组研究数据,每年落到月球上的、质量超过10克的流星体,只有不到‘100颗每百万平方公里’,而我们所在的冯卡门撞击坑,面积只有3万平方公里。所以平均下来,每年落在冯卡门撞击坑里的、质量超过10克的流星体只有3颗。所以,待在这里基本上就是安全的,小于10克的流星体再怎么砸,除非是像机关枪那样对着一个点连续不停地突突,否则是砸不穿我们头顶上的几米厚的月壤的。”
老李徒弟若有所思地‘嗯’了一声,脸上的愁容也消散了不少,“那气象站是怎么得出这些具体数据的?月球没大气,小规格的流星体落下来的时候也不会发光发热,根本就捕捉不到吧,克级的流星体,砸到月面的时候产生震波很弱,也根本探测不出来吧?”
“会砸出坑啊!”年九零说,“月球没大气,也几乎没有什么地质运动,所以,只要砸出印记,很长时间都不会消失,在天上飞的‘高分’与‘锁眼’,分辨率都是厘米级的,所以,拿去年拍的月球照片跟今年拍的照片对比一下,就能发现新砸出的坑印了,通过坑的大小,就能反推出流星体的质量大小。”
“哦哦——”老李徒弟恍然,“像阿姆斯特朗他们当年踩下的脚印,现在看起来也还像是刚踩下去的那样,据说,如果不出意外,可以保存千万年之久!”